未成年人不仅仅是生活在家庭里、学校内,更是生活在社会这个大集体中,他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保护。为了让儿童青少年及其家庭深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社会保护的相关知识,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临汾路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在六角亭开展“与法‘童’行 ‘未’你而来”主题活动。

活动伊始,社工以皮克斯动画《洞穴》中的片段作为切入点,引导大家积极分享观察所得——“兔子想要建房子!”“它挖到地下水有麻烦啦!”“好多动物一起帮助兔子解决问题。”踊跃的发言展现了孩子们细致的观察力。社工由此巧妙提问:“当你遇到困难时,会向谁求助?”孩子们纷纷联想到身边的守护者:警察、医生、老师、司机、环卫工人……日常中的“保护网”在儿童青少年们的讨论中逐渐清晰,从而自然的引出“社会保护”的社心主题。

社工随即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社会保护的内涵及其四项具体内容:权益保障、安全与健康保护、特殊保护及公共场所的优惠开放,并就安全校园、健康环境和网络保护这三个与孩子们日常息息相关的三大领域作出重点的讲解。

比如说强调学校200米内严禁开设网吧、酒吧等娱乐场所;展示非法信息弹窗等真实案例,提高孩子们的辨别力,自觉远离网络陷阱。活动的最后,未成年们与家长携手合作,将五彩缤纷的马赛克细心的拼贴在花瓶相框上,这不仅是一次创意手作体验,更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活动所学,让刚刚了解到的社会保护理念在协作与欢笑中悄然沉淀。

通过此次活动,社工通过多个环节的开展,引导儿童青少年们对社会保护及其 具体内容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每一位未成年人的安全成长并非孤岛,而是家庭、社区、社会共同编织的港湾,每一次的勇敢求助、每一次的善意援手,都在为这座港湾添砖加瓦。
(资料、图片来自:临汾路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