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毅俊
部分图片来自:大赛主办方
8月19日,由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3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呼和浩特圆满落下帷幕。本届大赛以“勇担时代使命、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来自全国各省级科协和港澳台相关单位推荐的35个少年组代表队,全国学会推荐的22个青年组代表队以及18个国际代表队近700名代表参加。
经过两天个人挑战赛与团队挑战赛的激烈比拼,上海代表队5名参赛学生表现优异,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的龚叶诚斩获大赛最高荣誉“中国科协主席奖”。同时,龚同学还获得了科行创新奖、格科专项奖、卢森堡国际科学博览会专项奖等3项专项奖。其中,科行创新奖在全年龄段(高中生、本科生、研究生)参赛选手中仅评选5人,获奖选手将有机会参加到由院士领衔的实验室的科研实践活动。此外,上海代表队其他参赛学生也斩获格科专项奖、“码高杯”创新人才奖等专项奖,充分展现了上海青少年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整体实力。
作为大赛改革元年,本届大赛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核心目标,重点考察参赛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团队协作。 聚焦“真问题”,检验“真能力”,打破了“一件作品打天下”的模式。从“比作品”到“育人才”,从“给奖项”到“搭梯子”,通过调整参赛对象、革新试题内容、调整奖项设置、助力人才成长等一系列举措,勾勒出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的新范式。
赛场外,大赛创新性的首次推出“青少年成长支持计划”,动员40家高科技企业、基金会等举办“双选会”,为优秀选手提供赛后学术交流、实习实训、研学参访、岗位就业等支持,探索建立从校园到社会的连续支持机制,推动大赛从“短期人才发现”向“长期育人生态”转变。
赛会还举办了院士专家报告会、“学长说”故事分享会等活动,拓展青少年成长渠道。
2026年第40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将在陕西省举办。
来源:上海青少年科技创新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