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今日闵行 > 文章详情

莘庄有个地方叫王十八,听过吗?丨闵行情

转自:今日闵行 2025-08-19 22:48:53

闵行

经历了千年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

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学基础

它们是民间智慧和经验的结晶

更是时光在闵行这方土地上驻足

并留下的印记

我们需要去打捞属于自己的故事

更需要把故事讲下去

“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二十八季,我们邀请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的来诵读《小辰光,那些故事——闵行民间文学汇编》今天,你将听到的是《静夜闲听——春申塘边的王十八》。

莘庄镇莘联村有个名字挺特别的宅基,叫作王十八。

传说五百年前,有十八个王姓壮士,以捕鱼为业。他们像十八尊罗汉,个个身材魁梧,力大无穷,徒手能提起两只百来斤重的石臼,行走如飞,气不喘,脸不红。擅长使用一柄百十斤重的五股鱼叉,且有百步穿杨之术。只要水里有一个浪花,他们的鱼叉掷过去,就能捞上鱼来。他们的头领王大哥,身材更为雄伟,骁勇异常,此人力可扛鼎,胆气豪壮。

有一天,他们行船到上海某地,刚靠岸,就受到倭寇的偷袭,倭寇凭着船大风高势猛,用挠钩扯坏了他们的渔网,双方就展开一场恶斗。他们有的崩断铁链,有的将竹篙弯成弓形当武器,王大哥早已抓起鱼叉掷去,正中倭首咽喉,倭首坠入水中。众壮士见头领得功,更是同仇敌忾,个个大显身手,挥动武器乱戳,打得倭寇头破血流,失魂落魄,逃之夭夭。尔后他们就在该地疏浚河道,扩建码头,立地称王,后人就把该阜称为王家码头。邻近的小街随称王家码头街。

再说倭寇哪能甘心自己的失败。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倭贼用火攻偷袭了壮士的渔船。十八壮士心地善良,生怕连累王家码头的百姓,就决定集体隐居他乡。他们驾船沿黄浦江往南而行,走了数十里,突然转弯进了一条支流,朝西又走了数十里,见北岸有个地方“半岛”特别多,有利的地势既便于攻打,又利于退守,就定居下来。选中中间高亢地面,伐树砍木,盖起十八间房子和一间大客堂。十八人按年庚排列,对着苍天,焚香点烛,义结金兰,取村名王十八。从此他们忙时种田,闲时捕捞,勤劳团结,衣食自给,日子倒过得快活。随着时代的变迁,子孙的繁衍,人口激增,后又在浜边造起新村,名为王家浜。

2023年5月起,区政协办公室、区教育局、团区委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了“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陆续邀请闵行区多所学校的青少年一起来读好书、善读书、懂历史、爱家乡,合力推动“闵行情”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第二十八们邀请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的来诵读《小辰光,那些故事——闵行民间文学汇编》本书作为“发现闵行之美”文史系列丛书中“民艺乡俗”辑中的一册,从口头文学到书面文字,在尽量保持民间文学“原始状态”的同时,紧扣本土特色和风情,当翻开这本书的时候,确能感受到浓郁的民艺乡俗、生活气息,感受到普通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和英雄人物英勇无畏、惩恶扬善的正义力量。

2025年8月起,第二十八季正式开启,每个工作日的21:30,我们不听不睡!

一起聆听闵行声音,发现闵行之美……

朗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杨子骞
编辑:陈依婷

初审:岳顺顺

复审:石思嘉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