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青浦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的决策部署,将优化涉企行政检查作为九大攻坚任务之一纳入本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通过全面推行入企“检查码”制度、实施检查计划备案、推进跨部门联合检查等一系列创新举措,着力破解“多头查、重复查、随意查”等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为企业营造更加透明、规范、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请扫描这个二维码,您可以查看我们的检查任务、执法人员信息和检查事项。”在巴克曼实验室化工(上海)有限公司,青浦区生态环境局与青浦区应急管理局组成的联合检查组亮证、亮码进场。企业管理端通过“随申办”提前收到检查码推送,了解了检查计划、检查人员信息与检查事项,现场扫码核验后,检查随即展开。“通过扫描检查码,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次检查的具体内容、执法人员身份,心里很踏实。”巴克曼实验室化工(上海)有限公司SHERQ总监金一成一边扫码,一边向记者介绍,“使用检查码的话信息非常透明,又是数字化的,便于我们企业及时知晓哪些监管部门来企业进行监管。以前不同部门分头来检查,有时候一个月可能要上门四五次。现在通过联合检查,一次就能解决多个部门的检查事项,我们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生产经营上。”
检查过程中,生态环境部门重点检查了环评和排污许可制度执行、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环境管理台账记录和自行监测开展等情况。应急管理局执法人员则关注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台账、应急预案等问题。两个部门的执法人员配合默契,各司其职,仅用一个多小时就完成了原本需要分两次进行的检查工作。“检查码不仅仅是一个二维码,背后连接的是全市统一的综合执法系统。”青浦区生态环境局执法大队三中队负责人高科解释道,“从年初我们就要对全年的执法任务进行统筹,把执法任务在区司法局进行备案。在每次检查前,我们会生成执法检查码,检查码会提前推送到企业法人或现场管理人员的随申办客户端。系统会自动推荐对同一企业有检查计划的其他部门,促成联合检查。我们到现场后,还会有二次亮码的过程,企业可以进一步核验检查内容和执法人员资格。检查完后,企业可以通过扫码了解本次检查信息,并对我们的执法进行评价。这样既提高了执法效率,又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企业的打扰。”
在青浦吾悦广场的“客缘初见”餐饮店,青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与青浦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联合检查,围绕经营资质、场所卫生与环境、原料管理、垃圾分类、信息公示等事项进行现场核查。“我们事先就知道了检查安排,‘随申办’已推送检查内容和人员信息,心里有底。”门店店长李峰说。青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专班成员孙卫星介绍,这类跨部门综合监管既有“计划联合”——前期对接制定联合检查计划,也有“检查码联合”,系统中对同一检查对象发起联合检查任务,执法单位可一键加入,申请“联合检查码”,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对企业是实打实的减负,对监管是精准高效的加法。”孙卫星说道。
据悉,2025年1月以来,青浦区以全力推进优化涉企行政检查攻坚行动为突破点,加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全面推行“扫码入企”机制,全区执法单位累计使用“检查码”25000余次,实现“无码不检查”。大力推进跨部门联合检查,累计使用“联合检查码”630次。实施“风险+信用”分级分类检查模式,拓展非现场检查应用场景,行政检查总数同比大幅减少,全力解决“随意查、多头查、重复查”问题。接下来,青浦将进一步加大跨部门联合检查力度,坚持“依法检查”与“有效引导”相结合,不断提升行政检查质效,既要对合规企业“无事不扰”,也要让违法行为“无处遁形”。“涉企行政检查与企业经营息息相关。今年,青浦区将优化涉企行政检查全面纳入优化营商环境‘九大攻坚行动’,向社会公示、举全力推进。我们突出运用‘联合检查’方式,通过平台生成‘联合检查码’,把原来多次、分头的检查整合为一次联合检查,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青浦区司法局副局长邢璐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加大运用非现场检查形式,同时细化分级分类检查,让检查更精准、更能解决问题,进一步体现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价值。”
记者:朱泽敏
摄影:朱泽敏
编辑:沈千慧
责任编辑:胡军军
终审:贾彦秋
转载请注明来自“绿色青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