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黄浦 > 文章详情

今日出伏,“冬病夏治”不用停

转自:上海黄浦 2025-08-19 19:31:31

今日(19日)正式出伏,意味着长达30天的三伏天画上句号。尽管暑热还未完全退去,但秋意已悄然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季节交替之际,如何科学养生成为市民们关注的焦点。

在刚刚过去的三伏天,“春夏养阳”的传统观念深入人心,不少市民积极开展了三伏贴治疗。从初伏、中伏再到末伏,按疗程坚持贴敷的市民们,大多都切实感受到了身体阳气的逐步提升。往年夏季常见的乏力、畏寒等不适症状,在这一阶段得到了明显缓解。

然而,今天出伏后,南京东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接诊过程中,医生发现许多市民普遍存在一个疑问:出伏后是不是就不能再进行敷贴治疗了?对此,该中心中医科副主任医师瞿楠介绍,出伏以后,三伏贴治疗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伏后巩固阶段。“7月份和8月份大家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三伏贴治疗,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出伏过后治疗就该停止了。但实际上,最后这个伏后巩固阶段非常关键,在这段时间继续进行三伏贴治疗,能够补充体内阳气,巩固正气,为更好地度过冬天做好充分准备。”瞿楠医生进一步解释道。

出伏后的养生,是“承夏启秋”的关键环节,养生重点需从“防暑”逐渐转变为“防燥”。此时虽已过立秋,但天气依旧炎热,不过干燥的气候特征已逐渐显现。很多人开始出现鼻子干、喉咙干、大便干等症状,这些都是秋季干燥的正常表现。

为应对秋燥,饮食方面的调整尤为重要。应注重滋阴润肺,补充体内津液。可以多吃一些具有滋阴润燥功效的食物,像山药、萝卜、藕、洋葱、海带、蘑菇、木耳、芹菜、香蕉、苹果等。这些食物不仅能有效缓解秋燥,还具有稳定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积极作用。瞿楠医生也给出了具体的饮食建议:“已经过了立秋,天气逐渐干燥,很多人会有鼻子干、喉咙干、大便干等情况。所以平时饮食要注意滋阴润肺,补充津液。比如早晨喝一杯蜂蜜水,有助于通便;爱美的女性可以烧点杏仁露,能润肺养颜;还可以煮点银耳百合羹,滋润肺部、补充津液。”

在起居方面,随着白天时间逐渐缩短,夜晚逐渐变长,应遵循“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的原则,顺应秋季“收敛”之气,保证充足的睡眠,从而缓解“秋乏”。运动上,要避免过度出汗,选择散步、慢跑、瑜伽等较为温和的运动项目。这类运动既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又不会过度消耗体力和津液。

此外,出伏后也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医生建议市民少去人群密集、通风较差的场所,外出时根据天气情况佩戴口罩,减少粉尘与病菌的吸入。若出现轻微咽干、咳嗽等症状,可先通过多喝温水、含服润喉糖(如薄荷糖、胖大海糖)等方式缓解。若症状持续加重,则需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出伏标志着季节的转换,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科学合理的养生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保持身体健康。市民们不妨根据上述建议,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开启健康秋季。

记者 / 邵林峰 瞿煌俊 张乐熙(实习)

编辑 / 刘韫文

图片 / 邵林峰 瞿煌俊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又上新啦!

2. 晚上11点,这里依然人人人人人!客流增长26%,销售增长99%,凭啥?

JOIN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