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摸到一个不痛不痒
柔软可移动的“小肉疙瘩”?
这很可能就是
常见的良性软组织肿瘤——脂肪瘤
本质:
良性软组织肿瘤,由成熟脂肪细胞构成,包裹在纤维包膜内。非癌症,极少恶变(概率<1%),生长缓慢。
特点:
触感:柔软、可移动,按压无痛(若压迫神经可能微痛)。
外观:圆形或分叶状肿块,皮肤表面无异常。
大小:通常直径1~5厘米,巨大者罕见(>10cm称“巨大脂肪瘤”)。
高发部位:
脂肪瘤可长在全身脂肪丰富处,腹部、背部、四肢最常见。
诱发因素:
1.遗传倾向:家族中有多发脂肪瘤病史。
2.代谢因素:高血脂、肥胖者风险略高(非绝对)。
3.局部刺激:反复摩擦或外伤可能诱发(如腰带长期压迫腹部)。
4.激素影响:部分患者与生长激素分泌异常相关。
温馨提示
如发现请勿自行处理,挤压、针挑脂肪瘤可能引发感染或刺激增长。若肿块出现红肿、剧痛、硬固定、短期迅速增大,请及时就医。通常无需过度担忧,但若瘤体较大、影响美观或带来不适,手术切除是有效选择。
近日,青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外科门诊手术团队成功完成一例脂肪瘤手术。“没想到在家门口的社区医院,就能做这么精细的手术!你看这伤口,拆线后几乎看不见,再也不用担心留疤痕了!”刚拆完线的路先生兴奋地展示着自己腹部的手术部位,对手术效果赞不绝口。
路先生的腹部脂肪瘤病史已有5年,此前在其他医院做过两次开放式切除手术。虽然肿瘤被成功清除,但肚子上却留下了两道长约5厘米的“蜈蚣脚”疤痕。这疤痕不仅穿衣服时影响美观,每逢阴天下雨还会隐隐作痛,成了他心里的一个疙瘩。
近期,路先生发现腹部又长出了新的脂肪瘤,需要再次手术。有了前两次的经历,他对传统手术方式充满顾虑,生怕又会留下难看的疤痕。经亲戚朋友多方打听,得知青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外科门诊就能开展这类手术,而且离家又近,于是特意预约了该中心外科杨贤炜医生的门诊。
就诊时,杨贤炜医生外科团队对他的病情进行了全面评估,结合患者提出的“术后瘢痕隐蔽、恢复周期短”的个性化需求,考虑到脂肪瘤位置较深,决定采用精细的“小切口+皮内缝合”微创手术方案。
手术当天,杨医生利用精细器械逐层分离组织,仅通过一个不足2厘米的隐蔽切口,就完整摘除直径5厘米的脂肪瘤。在缝合环节,他采用传统缝合线做皮内一线缝合,有效避免了传统缝针留下“蜈蚣脚”式疤痕的问题,实现了美容缝合的效果。整个手术历时20分钟,出血量不到5毫升。
术后一周拆线时,路先生惊喜地发现,切口处只留下一条细线状的痕迹,与周围皮肤几乎融为一体。“没想到社区医院也能开展这样的小手术,技术好、花钱少、离家又近,真是解决了我的大烦恼!”路先生满意地说。
从传统切除到美容微创,青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外科团队不断创新手术方式,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像这样的体表肿物微创美容切除术,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更解决了大家对术后美观的顾虑,真正把惠民服务落到了实处。
杨贤炜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擅长各种骨伤科、外科疾病诊治,尤其擅长骨科、外科、皮肤科、耳鼻喉科等各种门诊手术。
坐诊时间:
青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青村镇人民路338号)全科诊室9(外科)每周一上午8:00~11:00
青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钱桥分中心(青村镇钱桥社区长丰路45号)全科诊室3(外科)每周三、四、日8:00~11:00;13:00~16:00
报送:区卫生健康委(沈群)
编辑:王鹏
•end•
往期精彩回顾
奉贤直播经济再添新引擎!这个大型直播基地正式成立!
“寻味西渡・童承匠心”,蜡染民俗文化体验活动招募啦
“暑”于阅读的清凉地:日均300人扎堆“充电”,这里比空调房更有“营养”!
居民私养家禽扰邻里,城管快速处置还清净
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听海湾旅游区一把手讲述南上海滨海小城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