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在虹口区老马路的树影与老洋房的砖墙交织成的复古画卷中,上海美术馆“ArtWalk 画游上海”之“探寻新兴木刻的红色足迹”活动圆满落幕。20位参与者迎着烈日骄阳,用脚步丈量鲁迅先生与新兴木刻运动的6处关键地标,让“刀木纪程——上海与新兴木刻的抗战叙事”里的黑白版画,在城市街巷中拥有了生长、发展的活力。
从展厅到街区
用脚步串联历史脉络
聆听上海鲁迅纪念馆讲解 了解新兴木刻发展时代背景
上午10点,上海鲁迅纪念馆大堂内,参与者们接过本次活动行程单,这场跨越时空的“艺术探秘”正式开启。在鲁迅纪念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深入参观了基本陈列,聆听鲁迅先生早年的留学经历,及他对木刻青年的指导与提携,对新兴木刻、对鲁迅本人都有了更立体而鲜活的理解。
参观鲁迅故居 感受先生生活印记
走出纪念馆,2公里不到的路线串联起6处地标:在山阴路鲁迅故居门前,想见先生“以笔为刀”的日夜;在四川北路的内山书店旧址前,细数鲁迅与内山完造的交往;在拉摩斯公寓Art Deco线条下,回望《为了忘却的纪念》的创作往事;最后抵达左联会址纪念馆,缅怀左翼革命青年,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探访内山书店 追溯艺术传播往事
走进历史现场
触摸历史的温度
1931年8月17日,鲁迅先生在上海发起木刻讲习会,并亲自担任翻译。短短6天的培训班,拉开了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的序幕。
在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大家走进木刻讲习所旧址,复原的教室陈设让参与者们瞬间"穿越":黑板上的木刻技法板书、陈旧小巧的课桌椅、散落的刻刀与滚轮,大家仿佛看到木刻青年们正在专心致志地研习创作。
1931年8月22日,鲁迅、内山嘉吉与13位木刻青年的合影
一位参观过“刀木纪程”展览的观众轻声感慨:“原来展厅作品中那些有力的线条,最初都是在这里慢慢成型的。站在这里再回想那些作品,感觉不太一样了。”
驻足木刻讲习所旧址 重回讲习课现场
烈日下的收获
“原来历史离我们这么近”
寻访左联会址纪念馆 缅怀左翼青年
尽管当天最高气温达36℃,参与者的热情丝毫未减,队伍中的小朋友也在认真聆听的过程中坚持走完了全程。
“没想到虹口区这方寸之地,竟藏着这么多时代的故事。”活动结束时,许多参与者表达了类似感悟。大家纷纷表示,这场烈日下的城市行走很有意义,不仅循着足迹触摸到了名人往事,更实地感受到了革命家们以笔为刃的赤诚,那些曾在课本里读到的“精神”,此刻都变得可感可触。
ArtWalk行走中 用脚步丈量历史与当下
作为上海美术馆连结“艺术与城市”的公教品牌,“ArtWalk 画游上海”系列活动践行“社会大美育”计划,以行走为纽带激活城市记忆,将持续挖掘艺术作品中的历史文化基因。无论是海派艺术大师的生活足迹,还是红色旧址中的初心印记,下一场行走已在筹备中。
关注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锁定下一场行走邀约,关于艺术与城市的故事,不止于展厅,永远值得我们用脚步去探索,用心灵去共鸣。
相关展览
刀木纪程——上海与新兴木刻的
抗战叙事(1931-1949)
/ 展览时间 /
2025.4.25—9.7
/ 展览地点 /
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0米层20展厅
供稿:刘思怡 | 编辑:秦愫瑶
主任编辑:吴雯雯
当前展览
49米层展厅
美术作品中的上海
49米层艺术教育长廊
“我心中的敦煌”绘画作品展
41米层艺术教育长廊
“至真·致心”
——致敬大师·《赤子冠中》少儿绘画
创作活动优秀作品展
33米层11-1、11、12、13展厅
海上春云·唐云艺术展
0米层15、16展厅
万象本色——“中国白·德化瓷”
上海艺术大展
0米层17展厅
天行意动·第三届中国国际动态雕塑展
0米层20展厅
刀木纪程——上海与新兴木刻的
抗战叙事(1931-1949)
0米层21、23展厅
吾心安处——夏阳的艺途与归栖
0米层序厅、中厅、24展厅、B2层展厅
首届中国乡土绘画(农民画)作品展览
0米层E空间
《山海经之烛龙秘境》
沉浸式裸眼3D装置艺术展
/ 开放时间 /
周二至周日10:00-18:00(17:00停止进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 交通信息 /
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路205号
/ 地铁路线 /
地铁8号线-中华艺术宫站
停车可至洪山路停车场
(收费和开放信息以当日为准)
/ 咨询热线 /
400-921-9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