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三农 > 文章详情

讲好示范村故事丨嘉定大石皮村:探索产业转型升级,绘制沪派江南画卷

转自:上海三农 2025-08-19 17:36:29

合作社的大棚里一片绿意盎然,粉墙黛瓦的新建农宅静待着村民的入住,广场上老人们悠闲地纳着凉,研学归来的孩子们笑声朗朗……这幅生动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嘉定北翼的徐行镇大石皮村徐徐展开。这个曾经以农业为主的沪郊乡村积极探索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和农文旅融合的创新发展模式转型,由村集体投资建设的“一大四小”主题馆激活乡村经济,通过平移归并与风貌提升改善了村民居住的体验,正在成为一个宜居宜业的新农村,让村民们在享受现代生活便利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传统乡村的魅力和温度。

“一菜一鱼”

带动产业提档升级

一产兴旺是大石皮村的底色。

坐落在村域内的上海申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嘉定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以十字花科蔬菜种源研发产销为主业,集育繁推于一体,是国内头部青菜种子生产供应商之一,全国市场占有率达15%。公司每年都会举办现场展示观摩会,开展新优品种(青菜、花菜、甘蓝)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等单位开展多形式、多方位合作,促进新品种新成果新技术快速转化应用。上海缘菊粮食果蔬专业合作社的农民田间学校曾获评全国示范农民田间学校,近年来积极开发组织研学活动,一到周末,便会吸引众多亲子家庭、学生前来体验农事的乐趣。上海沁友蔬果专业合作社则通过改造升级,探索鱼菜共生等特色业态,推进绿色农业、品牌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村委会通过牵头构建社企联动联盟合作体系,搭建了村域内农业基地共建共享平台,形成了“绿色产品+绿色基地”组合模式,帮助合作社拓宽地产优质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粮食蔬菜绿色生产。

农业产业的兴旺是大石皮村发展农业旅游产业的坚实基础。在万金生态园内,五栋造型别致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这便是大石皮村重点打造的“一大四小”主题馆项目,总建筑面积3335平方米。项目依托原本的万金观赏鱼养殖基地,通过“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模式,计划打造集观赏鱼展销、休闲农旅、乡创办公等功能为一体的农创主题空间。“我们希望以这些集体商服用地为突破点,在原有农业产业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开拓经营性承载空间,引入社会资金发展休闲农旅产业,盘活万金观赏鱼园区,整体带动周边区域休闲农业和乡创产业发展,让大石皮村的农业产业焕发新的生机,构建乡村造血机制。”大石皮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舒家平表示。

“一砖一瓦”

打造宜居宜业农村

夏日炎炎,与万金生态园一墙之隔的大石皮村平移归并项目建设现场依然繁忙。白墙黛瓦的农宅已完成结构封顶,工人们正在进行外立面装饰和细节完善。“预计年底能交付使用,25户参与项目的村民将住进新家。”舒家平介绍道。

项目借鉴相邻伏虎村的成功经验,在保留村庄肌理、自然水系的基础上,统一采用“沪派江南”建筑风格。新建农宅既保留了传统水乡韵味,又融入了现代生活气息,万金生态园则将成为村民们的后花园。

而在原址保留的大石皮村辛家组,宅前屋后干净整洁,古朴传统的门头、多彩有趣的墙绘与统一规划的小菜园相映成趣。原本村组内闲置的集体房舍被打造成了乡村生活馆,用以村民议事、聚会、休闲和非遗传承。返乡村民辛俊亲手打造的小院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网红庭院,吸引不少年轻人前来体验田园生活。

近年来,大石皮村通过统筹田水路林村整体提升乡村风貌,运用地方特色文化符号、本土材料、乡土物件等美化了580户“小三园”,引导了100户农宅风貌提升,完成了14公里道路提档升级工程。村服中心则为村民配置了食堂、综合服务用房、多功能活动室等公服设施,方便村民的日常活动。

舒家平表示,未来,大石皮村将遵循规划引领,在保留村庄肌理、自然水系、传统风貌等要素前提下,传承沪派江南水乡特色,优化提升村容风貌,引导村民共同参与长效常态治理。通过挖潜存量空间,利用好村组集体房舍资源,拓展延伸乡村新产业新业态,集成打造乡村经济新亮点。借助近城且毗邻科创板块优势及独特的农旅资源,打造汇客小院、乡村人才、专家公寓、特色研学民宿等。共享村级公共服务、保洁服务、安保服务,为村民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实现宜居环境长效治理与村民经济收益共赢,打造一个可体验、有温度、可共情的石皮村,让村民们切身感受乡村振兴的显著变化。

文:赵一苇

摄:闵慧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