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2025年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年度公共图书馆奖”评奖典礼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上海和平书院(虹口图书馆和平分馆)经过前期激烈角逐,从来自全球8个国家的15家图书馆中脱颖而出,作为三家入围图书馆的唯一亚洲代表参与最终评选。
和平书院将公共阅读的边界从图书馆扩大到绿地公园,是虹口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创新之举,也是虹口践行“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这一理念的鲜活实例。
评奖典礼上,基于上海首个24小时城市公园图书馆的定位,以“阅读——一种新生活方式”为愿景,聚焦“REAL(真实)”的核心理念,围绕阅读(Reading)、生态绿化(Eco-greening)、开放易得(Accessing)和生活(Living)四个维度,同时结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以及国际图联(IFLA)的愿景,向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进行了介绍。
作为“阅读与生态相结合”理念的实践成果,和平书院成为上海首个24小时公园阅读图书馆,以“打开的书”为设计理念打造了“5+1”阅读集群,并成功改造公园闲置建筑,运用绿色技术建成低碳图书馆,已接待读者近200万人次。
其成功实践还体现在社交媒体高曝光率和吸引全国读者上,在社交平台上吸引了其他城市游客前来参观游览,充分展现了公共文化场馆在推动文旅商体展融合方面的多维度综合效能。和平书院通过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区级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大隐书局进行公共图书馆日常管理运营;建立“1(原图书馆管理团队)+1(社会化运作团队)”管理模式,签订上海市区级图书馆第一份委托运营竞业条款。
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不仅调动了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满足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还有效弥补了政府财力、人力方面的不足,使政府腾出手来将工作重点放在项目监管和规划标准制定上,更好履行职责,推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的多层次、多方式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未来,“和平书院”将进一步充分发挥和平公园绿色生态的优势,擦亮虹口“文化三地”名片,拓展文旅商体展融合维度,完成升级迭代,打造出虹口区文、商、旅、绿融合的全新样板。
记者:王欣竹
图片:虹口区融媒体资料库
编辑:王欣竹
22年坚守!虹口区这一慈善项目助文山州数千因战伤残人员重燃生活希望民警“上门办”“帮代办”破解群众“户政业务”办事难题“小达人”年借599册,2024年虹口区公共图书馆青少年阅读报告出炉→“忧居”变“优居”,探索“军地协同、军民共建”城市更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