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检察 > 文章详情

说案 | 以检察 “知产盾” 护营商 “沃土”

转自:上海检察 2025-08-19 16:20:17

来源 | 青浦检察

2025年4月30日,一销售假冒品牌洋酒的售假团伙主犯朱某,被青浦区检察院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提起公诉。至此,该团伙犯罪人员均已归案,这起横跨近三年、涉及百万元的售假案件,终于画上了审查起诉环节的句号。

2022年至2023年,周某作为KTV总经理,明知洋酒系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仍低价购入并加价销售,案发后,周某始终包庇KTV实际经营者朱某。青浦区检察院"沪青知"团队通过联动侦办、突破口供,锁定朱某授意周某售假的犯罪事实,生动体现了知识产权犯罪全链条打击的司法实践。

KTV另一实际经营者是否参与售假?

2022年至2023年,周某明知涉案洋酒系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仍向上游销假制假人员(已判决)低价进购,并在其参与经营的KTV内大幅加价销售。经查明,其销售金额达41万余元,现场查获待销售货物价值达17万余元。

青浦区检察院经审查认为,周某的行为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于2024年3月依法对周某以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提起公诉。青浦区法院于同年6月对周某判处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1万元。

在案件办理过程中,检察官发现,本案存在一位案外人朱某。销售涉案洋酒是该KTV最大获利来源,周某是该KTV总经理,而案外人朱某是该KTV的老板以及实际出资人,除工资外,朱某给予周某每年盈利的10%作为分红,两人私交甚密,朱某作为经营者,对成本、利润及货源必然知情,尤其在进价远低于正品价的情况下,不可能对周某销售假冒洋酒的行为一无所知,检察官遂对周某进一步开展审讯,但周某始终辩称朱某不知情。

“无辜”的案外人竟是幕后大boss!

为夯实证据锁链,青浦区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官与刑事执行检察官联动履职,向正在监狱服刑的周某多次开展释法说理工作。面对铁证如山,周某终于松了口,承认其因为长期受到朱某在工作、生活上的照顾,为讲义气,没有在审查起诉阶段如实供述朱某参与犯罪的情况,事实上,朱某作为KTV的真正老板与实际控制人,不仅是知情人,更是犯罪决策者,其认识的上游售假人员也是由朱某引荐,采购假冒洋酒并支付采购款也都是在朱某的授意下完成。

青浦区检察院由此锁定朱某犯罪证据,将朱某犯罪线索移送青浦公安分局,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青浦公安分局于2024年12月27日将朱某抓获到案,经审讯,朱某如实供述其犯罪事实。青浦区检察院经审查,于2025年1月26日对朱某批准逮捕,并于4月30日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对其提起公诉。

保护知识产权 “沪青知”团队在行动

本案中,周某、朱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不仅侵害相关权利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和品牌信誉,危害消费者利益,更扰乱了市场秩序,破坏了营商环境。周某实施犯罪后,不仅没有及时反省,反而隐瞒朱某参与共同犯罪的事实,妄图让朱某逃避法律制裁。

在此,检察官寄语广大经营者,根据我国刑法214条,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构成犯罪。广大经营者应守法经营,切勿销售假冒商品;严把货源,务必及时核查商品商标信息;积极维权,及时向司法机关举报相关犯罪行为。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犯罪行为都难逃法律制裁,切勿心存侥幸。

青浦区检察院“沪青知”团队坚持“产、供、销”全链条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严格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深挖上下游关联犯罪线索,与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协作,形成打击合力,构建“侦查引导-证据审查-漏犯追诉-行刑衔接”四位一体的监督体系。

强化侦查环节引导监督,通过提前介入机制,针对电子数据取证、资金流向追踪等关键环节提出取证建议,确保侦查活动合法性与证据链完整性。

深化审查起诉阶段证据监督,建立“客观证据优先”审查标准,对银行流水、通讯记录等客观证据与口供进行交叉印证,有效纠正周某包庇朱某的虚假供述。

落实漏犯追诉监督职能,依托与公安机关的线索双向移送机制,通过关联案件比对、上下游人员关系图谱分析,精准锁定幕后经营者朱某,实现从“个案办理”到“类案监督”的延伸。

此外,“沪青知”团队通报市场监管部门加强严管,推动行业源头治理,形成“刑事打击+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的全链条监督闭环,以精准监督守护创新成果与市场秩序,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护航营商环境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下一步,青浦区检察院将继续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依法惩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积极推进知识产权综合保护,以高质效检察履职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以国家级跨省域高新区建设为抓手,为建设“长三角创新枢纽”贡献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