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三农 > 文章详情

绿色品牌故事丨梅家坞茶叶有限公司:绿色茶香飘申城,生态坚守与匠心传承在这里融合

转自:上海三农 2025-08-19 14:07:16

一方水土育一方珍品,一片匠心铸就金字招牌。从崇明大米的清甜软糯,到南汇水蜜桃的馥郁多汁;从松江大米的地标认证,到马陆葡萄的科技赋能……在大都市的广袤田地里,上海农业品牌正用“绿色”与“安全”的双重基因重塑超大城市乡村振兴的底色。即日起,我们推出“绿色品牌故事”系列,看上海在都市与田园的共生中,书写农业品牌的时代答卷。 

晨曦微露,福建安溪大山里的薄雾还未散尽,茶农们已背上竹篓走向层叠的茶园,采摘最鲜嫩的茶叶嫩尖。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上海宝山,一缕清冽茶香正从现代化工厂中氤氲升起。从各个生产基地运送到这里经过加工生产运往广大消费者手中……在宝山区,有这样一家茶叶企业——上海梅家坞茶叶有限公司,集生产、加工、研发、销售、服务于一体,同时在浙江、福建、山东、云南等多个省市合作建设绿色食品生态茶种植基地。多年来,企业坚持探索绿色生产,不断以细致的标准化管理制度、现代农业技术、严苛的检测手段提升产品品质,通过几代人匠心传承,全力打造“贡苑”品牌,旗下玫瑰花茶、玫瑰花冠、牛蒡茶、铁观音等多个品类茶品已陆续获国家绿色食品品类认证产品,部分茶品获有机茶品类认证,全力以赴将绿色生态茶产业做精做强。 

茶行千里,初心不渝

20世纪80年代的闽南山村,一句朴实的承诺成为三代茶人坚守产业的起点。“别怕,家里的田还给你们留着,要是在外头闯累了,就回来。”企业创始人林智促说,自己创业多年,经历过很多酸甜苦辣,但外公温暖的话语,就像是冬日里的暖阳般,总能在艰难时给到他鼓舞,让他又有了坚持下去的力量。“绿色生产是保障茶叶品质的关键,即便是行业再‘卷’,我们也会坚守初心,好品质是我们安溪人的根源。”林智促回忆,早年时,就看到很多年轻人在当时村干部的鼓励下,勇敢地走出安溪大山,出去闯荡。

安溪是产茶的地区,初创业时,林智促便把目光投向了茶产业。“不同地区人群都有不同的饮茶习惯。改革开放后,人口流动那么快。如果可以成立茶企业就能让全国各地的异乡人都能随时喝到家乡茶了。”彼时茶叶市场良莠不齐,对品质要求并没有统一标准。走出安溪后,便辗转来到了杭州、黄山等多个茶叶主产地,了解不同产区的茶叶生产情况。

最终,在辗转多地后,林智促还是选择了上海。2006年是他创业的转折点——这一年茶叶正式纳入食品生产许可范畴。在宝山区政府部门的全力支持下,公司在宝山建起现代加工中心。“宝山的包容如同家乡茶园,给了我们试错和发展的机会”,林智促回忆道,企业从创立之初就确立了“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经营理念。“坚守品质,以品质塑茶魂”成为他一直以来不变的初心。

绿色基因,生态筑基

走进梅家坞位于安溪的生态铁观音茶生产基地,一幕科技与自然交融的景象令人惊叹:成群山羊在山间漫步,林间杂草逐渐稀少。驱虫声波在山间回荡,茶树茂密生长。在这里,茶园生产不会用到除草剂和杀虫剂。山羊在茶园管理人员的“监督”下,在不破坏茶树的情况下,能够将田间杂草吃得精光。烈日当空,基地还会在茶树上架起遮阳网,为茶树物理降温。与此同时,企业还会定期安排技术人员对基地土壤进行多个点位检测,通过绿色生态的手段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绿色是茶叶的生命线”,这不仅是口号,更是刻入企业基因的准则。经过严格筛选,公司先后在浙江、云南、山东、安溪等地合作建立生态基地,总面积超过6000亩。这些基地选址遵循:远离工业污染、水源纯净、土壤富饶等要素,为生产高品质茶叶打下基础。

2019年的金秋,上海绿色食品认证评审现场传来捷报——梅家坞成为上海茶行业首家通过绿色食品加工认证的企业。当认证证书被郑重挂上墙面时,不少老员工都感到十分激动,多年来对品质的坚守得到了认可。从祖辈的锄头到如今的智能生产设备,变的是生产方式,不变的是企业一直以来对生态的敬畏和对品质的坚守。

科技赋能,品质匠心

“我们的绿色食品从源头到生产最终到成品出库,都严格按照绿色生产标准。确保每一批次产品稳定、品质有保证。”林智促说,在源头上,企业会在多个关键生产环节安排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从前期种植到原料成长达到绿色食品的原料标准要求;到了采摘环节,会由熟悉茶叶及花草茶生长周期和采摘标准的专业采茶队伍负责指导采茶,保证采摘下来的原料为符合采摘标准、品质优质的茶叶和花草茶;在加工环节,生产所需物资按照绿色标准统一采购,确保生产全过程安全可控;企业通过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辅以科学的管理和严格的监控,确保原料在加工过程中不受污染,达到符合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的产品标准。

“尽管我们现在并没有实现全品类认证绿色食品,但当前所有的基地都在逐步按照绿色标准在管理生产,其他品类产品也在有序申请绿色认证。”林智促说,尽管如此,企业为了确保品质,会在运输、贮藏、加工等环节对于完成绿色认证的产区原材料严格管理,与非绿色的原料在空间和时间上严格隔离区分。“只有经过层层筛选和检测的产品,才能被贴上‘贡苑’的标签,走向市场,进入消费者的家中。”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对每一批茶叶和花草茶都进行严格的检测,确保其符合国家绿色食品标准和公司内部的品质要求。

创新不止,活力焕新

除了不断精进产品品质,企业也十分注重新产品研发。多年来,通过科学配比,对茶叶和花草茶的严格挑拣和分离及组配,开发出了一系列功能茶品。茶品已从过去单纯的茶叶产品,发展到拥有一系列养生功能的保健茶、花草茶。产品更多元,更贴近年轻消费市场需求。

“在产品研发方面,我们注重市场调研和消费者反馈,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林智促介绍,企业通过与福建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现代新茶饮研发和制茶工艺的创新。多年来通过产学研合作,成功获得了多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推动了茶产业转型升级。

在制茶工艺方面,企业将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结合,对传统的制茶流程进行了优化和改进。例如,在基地引入了智能温控炒茶机,通过精确控制温度和时间,使茶叶在炒制过程中保持最佳状态,提升了茶叶的香气和口感。

“传统工艺需要现代科技的加持才能焕发新生。”在养生茶研发实验室里可以看到,经过大数据优化,不仅材料配比有严格的要求,材料的产地、烘焙方式也有很多讲究。  

这些创新让企业先后获得了宝山区企业技术中心认证,上海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称号等。与此同时,这份坚守也在消费端引发回响。企业在京东等购物平台线上单店粉丝突破530万。长期以来,贡苑品牌稳居花草茶品类销售TOP1。消费者扫描茶叶包装上的部分专有溯源二维码,便能了解产品生产信息。同时,企业还将冲泡建议贴心地附在产品及产品介绍页面中,让每一杯茶都能以最好的状态呈现在消费者面前,让消费者“识好茶、使好茶、食好茶”。

文化传承,顾客至上

企业之所以能够积累如此多的粉丝,与企业始终将消费者放在首位的经营理念密不可分。

不同于其他品牌,将线上客服委托第三方。企业十分注重服务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不仅设立了客服部门,配备了专业的客服人员负责解答消费者的咨询和投诉,还建立了多渠道的服务平台,包括电话、微信、在线客服等,确保每一位消费者都能享受到统一、高效的服务体验。与此同时,企业十分注重收集售后服务的跟踪信息和反馈,建立了完善的售后服务跟踪机制,对消费者的购买和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和记录,由研发部门跟进消费者提出的建议,进一步完善产品。企业还十分注重个性化服务需求,会根据消费者的购买记录和反馈意见,推荐适合的产品和搭配方案,同时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如定制茶礼等。

此外,企业还十分注重茶文化的教育和普及,通过邀请茶文化专家、学者和茶艺师来公司授课,向员工传授茶文化知识、茶艺表演和茶道精神;积极参与农产品推广活动和公益活动(如进社区活动、上海宋庆龄嘉公益等),邀请消费者和茶文化爱好者参与其中,共同感受茶文化的魅力;利用社交媒体、电商平台等渠道,向更广泛的受众传播茶文化知识。

在林智促心里还有个更大的目标,那就是推动中国茶产业走向世界舞台。“我们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茶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企业将继续提升产品品质,同时还将通过在种植、加工、储存、运输等各个环节科技创新,提升茶叶的品质和附加值。

文:施勰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