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徐汇通 > 文章详情

从“呼声”到“回声”,高频疑难问题这样“快办”→

转自:徐汇通 2025-08-19 12:41:54

民情快办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为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切实解决群众与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徐汇区湖南街道锚定“快速解决群众问题”,将“民情快办”机制作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抓手。通过率先成立片区民情快办工作站,从提升主动发现问题的触角到党建引领整合片区力量,再到一件事一类事的先议后决,湖南街道再造“七个一”片区治理流程机制,整合区域化党建资源,发布涵盖59项“民情快办”与52项“企事快办”服务清单,让民生服务更精准、企业帮扶更高效,为徐汇区基层治理创新实践注入了“湖南活力”。

破条盘块:

区级高频疑难问题这样“快办”

“民情快办”机制的核心要义在于高效响应与务实举措。湖南街道地处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这里“老旧小区老年人多,大院大所楼宇企业多,风貌街区时尚游客多,文商旅居各类主体诉求多元复杂”的现状,给基层治理带来了诸多挑战,让老旧住房修缮、独居老人照护、邻里纠纷调解、经营噪音治理等问题,成为居民呼声较高的民生焦点。

面对风貌区治理中的复杂现状,湖南街道结合自身“文商旅居多元融合”的特点,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将徐汇区梳理形成的“民情快办”高频疑难事项职责清单作为破解治理难题的“指南针”。

针对60岁以上“银发”居民占比近四成的现状,湖南街道重点推进关爱特殊困难老人等服务,以居民区“走四百”(“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为基础,构建“提前摸排、精准对接、快速响应”的服务体系。针对旅游旺季的经营噪音、环境卫生等问题,湖南街道对照区级清单中“噪音治理”“油烟扰民整治”“垃圾清运”等条目,细化“街道—商户—游客”三方联动机制,让治理既有力度也有温度。老旧小区的施工扰民、停车难、物业矛盾等问题,是基层治理的 “硬骨头”,湖南街道紧扣清单中相关条目,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让治理更精准、服务更贴心。

为让“民情快办”从“纸上清单”转化为“落地实效”,湖南街道以党建引领“多格合一”为纽带,在条块联动中架起资源融合的桥梁:纵向打通区级职能部门“条”的专业壁垒,横向激活街道、社区“块”的基层动能,推动区级资源与基层力量深度融合,构建起全链条、闭环式的治理体系,让居民诉求能在高效流转中得到妥善回应。

扰民的空调外机

华亭路居民王女士的经历,正是条块联动治理体系高效运转的生动注脚。今年4月,她反映小区隔壁酒店空调外机噪音长期扰民,即便酒店多次维修仍未改善。作为“块”的核心枢纽,湖南街道接到诉求后立即启动“民情快办”机制:网格专员1小时内上门核实——这是“块”的前端响应;同步触发 “条” 的专业联动,区环保局第一时间介入开展噪音检测。24小时内,环保部门出具噪音超标报告,随即与街道形成 “条块合力” 约谈酒店负责人。

实地查看

连夜进行噪音检测

湖南街道持续以“块”的韧性跟踪整改进度,区环保部门则以“条”的专业提供技术指导,最终推动酒店彻底更换设备。从诉求提出到问题解决,全程仅用7天。“这效率,真是把群众的事当成了自家事!”王女士的赞叹,不仅道出“民情快办”的治理温度,更印证了条块联动破解民生难题的实效。

如今,行走在湖南街道,看得见的变化正在悄然发生:“暖心服务”筑牢银发群体的安全感;“智慧监管”让街区更有序;“专项整治”让居住环境更舒心,“统筹协调”让民生难题加速破解,“环境升级”让风貌街区更富魅力……

“目的是民,纽带是情,核心是快,关键是办”这十六字理念深植于湖南街道“民情快办”的每一个环节,成为推动治理效能持续升级的根本遵循。在党建引领“多格合一”的框架下,湖南街道不断深化机制创新,用一套环环相扣的“组合拳”让民生服务既精准又高效。

编辑:邱彩红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