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今日闵行 > 文章详情

地铁站被电动车“包围”,商户占据车道经营……这些问题有回应了丨帮忙一夏

转自:今日闵行 2025-08-19 12:24:04

8月15日至9月5日的工作日,闵行区融媒体中心与闵行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共同推出《民情直通车·帮忙一夏》节目,每日邀请一位街镇(莘庄工业区)负责人走进直播间,聚焦如何“高效办成一件事”,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8月18日,浦江镇副镇长陈跃做客直播间,围绕道路安全、交通秩序等群众高频关注的出行问题,与主持人直面市民诉求,现场连线浦江镇相关职能部门,推动诉求高效回应、问题实质解决。

安装广角镜
解决村庄道路视野盲区

8月12日,12345热线接到立民村村民反映,村内主要道路路口存在多处视野盲区,通行安全隐患突出。

据了解,粒民路是村民出行的主干道,由于村内房屋布局紧凑且家家户户建有围墙,村宅小路与主干道的交会路口视线受阻。随着农村机动车保有量逐年增长,这一问题已成为威胁村民日常出行的潜在危险。“村庄风貌改造需循序渐进,但安全隐患必须优先处置。”陈跃表示。

接诉当天,浦江镇城建中心立即联合村委实地勘查,确认5处路口存在车辆通行及转弯视线盲区问题。“现场评估下来,拓宽道路和增设减速带的可行性较低,”浦江镇城建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充分听取了村委及村民代表意见,最终敲定在各路口合理位置安装广角镜。”

截至8月19日报道发布时,5处路口的广角镜已全部完成安装,有效扩大了驾驶员的视野范围。后续,城建中心将进一步加强对全镇道路隐患问题的排查,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管执联动

规范商铺违规占道行为

沈杜公路与三鲁公路路口,多家电动车商铺早高峰占用机动车道装卸货物,且长期在人行道堆放车辆,导致交通拥堵。浦江镇综合行政执法队接到热线诉求后,分时段多次前往现场调查取证,并约谈涉事商户负责人,确认情况属实。

商户跨门营业和占道堆物行为本应坚决杜绝,但路口商铺日常装卸货物的需求客观存在,如何在规范管理与保障经营之间找到平衡?

陈跃指出:“必须要想方法将对道路的影响降到最低。”经沟通协调,涉事商户已主动将装卸货物时间调整至早高峰前(6:30—7:30)和22:00后。“后续我们会与交警划定临时卸货区域并实时监控该路段。”综合行政执法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还通过城管App将该处2家电动车店纳入沿街商铺名录,借助非现场执法手段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

“既要做到管理和执法相结合,也要落实好长效管理,避免返潮现象,给人民群众一个更整洁更舒适的市容环境。”陈跃强调。据悉,针对此类影响市容环境的经营行为,浦江镇创新采用“管执联动”机制——由市容管理队伍开展日常巡查并及时劝阻违规行为,综合行政执法队负责依法进行执法处罚。对于拒不整改的商户,建立内部流转机制实现快速移交处置,并辅以平安浦江视频监控巡屏等方式,全面提升管理效率与执法精准度。

动态施策回应隔离栏诉求

有市民通过12345随申拍投诉称,永跃路215弄新城千禧公园小区对面非机动车道长期存在社会车辆违停现象,导致非机动车借道机动车道行驶,且遮挡行车视线,存在交通行驶安全隐患。为此,业主已多次呼吁加装隔离栏。

记者在现场发现,该小区东门一侧已安装70米机非隔离护栏,但马路对面未安装路段确有违停情况。浦江镇城建中心相关负责人在直播连线中回应,经过对早高峰、晚高峰及平峰三个时段的巡查,城建中心与属地派出所共同研判认为,目前针对该现象可以先采取警告的方式,对实际存在的违停行为,加强人工巡逻贴单罚款的力度,若后续治理效果未达预期,将及时启动隔离设施加装工作。

这件事暴露出日常监管存在疏漏。”陈跃说,该地属新开发区域,城市治理正处完善阶段,“正如小区东门口一侧已经加装部分隔离栏,体现出一个渐进式改进的过程。”针对居民诉求,浦江镇城建中心表示会联合公安、交警等部门实地调研,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若确有必要加装,城建中心必须主动担责落实”,为居民出行安全提供坚实的保障。

精细化治理

整治非机动车占道乱停现象

“电动车像苍蝇一样蜂拥占道,走路都没法走!”市民对沈杜公路地铁站周边乱停放的投诉,道出了每日通勤族的共同困扰。记者到现场发现,地铁口一带的人行道被上百辆非机动车“淹没”,行人通行经过的时候,不得不绕行到非机动车道,甚至有一段路要走到机动车道上去。记者还从一位市民处得知,此前为方便车辆进入停车场拆除了部分隔离护栏,进一步加剧了乱停乱象的蔓延。

“我们设有大型非机动车停车场,距离站口仅50米,能停放3000到4000辆,但仍无法满足需求。”浦江镇城建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早高峰时段仍有约1500辆非机动车无处可停,侵占盲道、斑马线形成隐患。

目前,相关部门制定了多项针对性策略:在地铁站东侧300米处的兴达路新辟备用停车场;将附近一处小型机动车场改造为共享单车专用中转站,分流释放非机动车停放空间;下月起试点设置导向牌并配备引导员等。

面对瞬时过载的症结,陈跃算了一笔精细账:沈杜公路站作为8号线重点站点及公交集散点,早高峰6:30至9:30的三小时内,近万辆居民私家电车与超8000辆共享单车同时涌入,远超资源承载极限。他要求共享单车企业必须在早高峰加倍投入转运人手,确保淤积车辆得到快速分流;同时部署市容管理队员实时清移违停车辆。而更深层的破局之道,在于持续发掘边角空间,优化资源配置以“疏通”停车难题。“从企业增派转运力,到市民规范停车,人人都该是治理共同体的一分子,共同维护良好的通行环境。”陈跃说道。

记者:黄思谊(见习)杨陶然

图片:浦小江

初审:岳顺顺

复审:方雨斌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