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美国学校师生代表,医大医院特需/国际医疗中心、心脏中心、儿科医疗专家与来自西藏、四川等地的先心病术后患儿及家属齐聚在医大医院,通过“心愿墙签到”“文化互动”“公益捐赠”等环节,传递着社会公益的温暖力量。 “心愿墙签到”环节中,墙上贴满患儿手写的小心愿——“想要一本《哈利波特》”“希望有一个会说话的毛绒恐龙”“想和医生阿姨学画蝴蝶”……这些朴素的期待,早已被上海美国学校的师生们悄悄“解锁”。“孩子们的善意最纯粹。”上海美国学校带队老师介绍,“过去一个月,学生们不仅排练了节目,还准备了礼物。他们说,想通过自己的方式告诉患儿:‘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上海美国学校的师生们向先心病患儿捐赠了书包等爱心礼物,沉甸甸的包裹里满是温暖。 据介绍,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我国儿童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作为深耕青浦、辐射长三角的三级综合医院,上海医大医院始终将儿童健康置于公益事业核心,通过“心动工程·点亮心希望”暨“先心病患者公益救助全国行”项目,建立“筛查、救助、治疗、术后关怀”于一体的健康服务体系,助力各族先心病患儿重回健康。 “我们发现,许多先心病患儿术后虽生理指标稳定,但因长期治疗、营养不足或心理压力,易出现生长发育滞后问题。因此,医院儿科医疗团队通过生长发育评估、营养状况分析及心理行为测评,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确保患儿术后能同步追赶同龄人成长轨迹。”上海医大医院吴志松副院长介绍道。 医院还设置了爱心病房,从温馨的儿童活动室到国际医疗中心,软包沙发、益智玩具、绘本图书一应俱全。“这里不仅是儿童游戏区,更是术后患儿的‘康复加油站’。”上海医大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杨林萍介绍,“我们会在游戏中观察孩子的认知、语言和社交能力,结合生长曲线监测数据,为家长提供针对性指导。比如,3岁的小宝(化名)术后3个月检查时,我们发现他身高增长缓慢,经评估是饮食结构单一所致。团队立即联合营养科制定‘趣味饮食计划’,用卡通餐盘、食物模具引导孩子多吃蔬菜,目前他的身高已追上同龄人。” 从“心愿墙”到“微实现”,从“文化互动”到“长期陪伴”,从“仪式”到“长效”,让爱持续生长。未来,上海医大医院将继续携手社会各界,让更多孩子在爱与希望中,重获飞向蓝天的力量。
记者:沈千慧
摄影:沈千慧
编辑:吕斌
责任编辑:孙晨(首席)
终审:余民(首席)
转载请注明来自“绿色青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