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普陀 > 文章详情

特殊员工成“暖心名片”,这家新茶室助力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

转自:上海普陀 2025-08-19 09:19:14

社区最贴近群众,是对抗认知障碍的第一道防线。近日,在真如镇街道高陵党群服务中心二楼,一家名为“如忆茶事”的茶馆悄然开业。店内员工隔三岔五便“状况百出”:点单时磕磕绊绊要问好几遍、制作速度也比常人慢、甚至偶尔还会上错饮品……有意思的是,这里的顾客们大多选择“慢慢来”——不仅不催促,反而常常报以微笑和鼓励。

作为真如镇街道持续推进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中的又一创新实践探索,“如忆茶事”里的员工中有几位是特殊的老人,他们大多患有轻度认知障碍,却在茶香中重拾自信与价值。一杯茶,承载着对抗遗忘的勇气,也传递着社区的包容,在认知障碍群体与社会间架起了一道温暖桥梁。

特殊的员工

患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居民金阿姨是这里的服务员之一。每周,她都会挑一两天来“如忆茶事”上班。上岗前,金阿姨需要反复咨询制作咖啡的流程。点单、制作、上餐,这一套流程下来,金阿姨要比其他年轻同事慢上不少。尽管如此,她却毫不气馁。在顾客们的一声声谢谢中,金阿姨更是逐渐找回了往日的价值感。

“以前我们家里不能断人的,因为我妈妈有认知障碍,但又闲不下来,我们就很担心她自己在家做事磕磕碰碰的。”金阿姨的女儿陆女士表示,在这里工作后,老人变化很大,“她很开心,在这里一忙起来就忘记自己是一个病人,药也可以不吃了。”

67岁的周老伯则是这里的“新员工”:“岁数大了,就逐步变得健忘了。到这里来做义工帮忙,蛮开心的。”由于年轻时开过饭店、当过大厨,周老伯对“炒菜”早已形成肌肉记忆,而这份经验也让他得以快速上手店内中药养生茶的冲泡调制。

茶馆首批员工中,有三四位是来自社区里日间照料中心的轻度认知障碍老人。上岗前,老人们进行了全面评估,设计了一套适配其能力的岗位流程,并根据他们的实际状态灵活调节工作强度。“每周他们一般轮流来一到两天,在确保老人身体和心理安全的前提下,让他们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真如镇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黄茵说。

守护记忆

走进“如忆茶事”,每个细节都在帮助老人对抗遗忘:古色古香的装饰、醒目的提示标语、错落有致的装饰物,无不透露出这家茶馆守护记忆的使命。

真如镇街道融合中医养生与认知干预方法,精心研制出功效各异的特色茶饮,将认知训练巧妙地融入工作流程。“初期我们的培训师会进行指导,让老人根据自己能力情况提供服务。”黄茵介绍,从记忆茶饮名称、称量药材到冲泡封装,老人们不仅锻炼了手脑协调能力,茶香也唤起了他们对过往生活的记忆。

这家特别的茶馆,是真如镇街道在认知障碍群体支持与干预领域展开的一次创新实践。自2023年起作为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试点,真如镇街道逐步搭建起“预防-筛查-干预-照护”的完整链条,通过科普活动、风险筛查、分级干预、沙龙活动等方式,为患者及家庭提供支持。街道还创新推出“喘息4小时”服务,组织志愿者每周为患者提供四小时临时看护,让长期照护老人的家属能短暂休息。

即使记忆会褪色,生命的价值与尊严仍需要被温柔守护。真如镇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茶馆或将招募更多轻度认知障碍老人,为他们提供认知训练的探索机会。“尽管非药物性干预的效果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但这样的努力对于改善老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陶钦忆

编辑:戴琳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区领导调研区国资公司

 上海书展“普陀日”:书香伴礼遇,企业携佳品

 雪域新颜、触手可及,这场活动带你感受西藏

 AI技术精准赋能,普陀区中心医院团队以创新守护健康

 孩子得了鼻窦炎怎么办?在家可以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