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 海 波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 据了解海湾旅游区行政区划隶属于海湾镇,在实际发展中,旅游区与海湾镇的功能定位如何区分? 姚 红海湾旅游区党工委书记 海湾旅游区是奉贤区委、区政府派出机构,与海湾镇共同坐落于上海最南端的杭州湾畔。从行政区划看,海湾旅游区17.2平方公里辖区隶属于海湾镇(海湾镇总面积122平方公里,成立于2005年)。1978年因金汇港开挖工程,沿线5个公社1320名农民迁居至此,成立新海公社;1984年改制为奉新乡;1994年撤乡设奉新镇(时为奉贤县最小镇);1998年撤销奉新镇建制,正式设立海湾旅游区。 Q2 海 波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 海湾旅游区现在是上海南边的“网红打卡地”,不少人只知道这里靠海,却不清楚具体有多大、有什么特色。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下? 姚 红海湾旅游区党工委书记 海湾旅游区总面积17.2平方公里,以金汇港为界,东部6.8平方公里纳入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西部10.4平方公里划入奉贤新城南片区。下辖一个村五个居委会,总人口约8.6万人,其中常住人口约2.4万人、四所高校师生约6.2万人。2021年奉贤区第五次党代会上提出“三区两镇”联动发展战略,以海湾旅游区、海湾大学园区、上海化学工业区(奉贤区域)构成“三区”,联动海湾镇与柘林镇形成“两镇”,整个规划面积190平方公里。 区域已形成“四纵五横”道路网,实现与市区及周边区域衔接。浦星公路作为市区连接碧海金沙景区的主要通道;虹梅路隧道衔接金海公路与奉炮公路,直达海湾大学城及城区;S4高速经海湾路直达渔人码头;环城东路则贯穿主城区核心地带。其中旅游区主干道奉炮公路作为区级项目,投资4.7亿元完成改造升级,由原双向两车道拓宽为四车道。沪杭高铁奉贤站位于平庄公路,距海湾大学城约5公里,车程10分钟,显著强化区域对外交通辐射能力。 奉贤区海岸线总长31.6公里,海湾旅游区占13.7公里生活岸线,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是上海最优质的地区之一。同时,区域内集聚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四所高校,形成独特的“海资源”与“高校资源”双优势。 刘德艳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 在上海最南端打造滨海旅游城市,正是利用它的好位置。这里的区位优势,能得到充分发挥。 Q3 海 波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 海湾旅游区除了海边观光,还有哪些特色景点? 姚 红海湾旅游区党工委书记 区域拥有国家4A级景区碧海金沙、上海市唯一铁板沙滩涂景区渔人码头、国际风筝放飞场、国际标准高尔夫球场及索道滑水基地。近年来,成功举办国际A类赛事MXGP世界摩托车越野锦标赛、国际B类赛事索道滑水世界杯、亚洲音乐节、国际风筝赛、路亚精英赛全国总决赛等赛事,年均游客接待量超100万人次。 Q4 海 波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 今天所在的亿升国际钓场,这里的特色是什么,能否介绍下? 施 枫亿升国际钓场负责人 亿升国际钓场坐落于碧海金沙景区,依托4400亩生态海域资源,正全力打造国际级路亚垂钓目的地。通过构建高品质垂钓生态体系,吸引全球钓手赴奉贤海湾挑战纪录,塑造上海水上路亚运动核心品牌。 Q5 海 波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 今年碧海金沙有多少游客?请具体介绍下? 吴春芳碧海金沙总经理 碧海金沙目前日均接待游客约1万人次。今年景区聚焦业态融合升级,积极响应上海市“五五购物节”“上海之夏”活动,着力盘活商业文旅体资源,碧海金沙引进新餐饮品牌并升级儿童水上乐园;推出高校师生99元年卡、奉贤热门景点联票,结合国际动漫月开展Cosplay免费入园活动;渔人码头新增观景海鲜排挡,7-8月每周六举办滨海主题文化展演。月初已举办上海市青少年帆船赛,后续将举办全国滑水锦标赛、路亚挑战赛和旅游风筝会。 刘德艳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 海湾旅游区是大学生课程实践的常驻基地,他们亲眼见证着它的变迁,这些变化已成为一代年轻人难忘的记忆,更成为他们畅想未来的空间。当下,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已然重塑,美食是永恒的主题,社交是核心信仰,赛事活动则是释放活力的燃点。2025年,正步入一个“矛盾消费”凸显的时代,旅游需求正加速从大众化向个性化转型。今天探讨这个充满张力的“矛盾体”,恰逢其时。 Q6 海 波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 刚刚在介绍中提到我们辖区内另一个宝藏就是大学城,那么我们是如何用好这些“高校资源”的呢?很多人好奇,大学的“智慧大脑”怎么跟本地企业“手拉手”一起发展?比如学生的好点子能不能直接变成产品?企业缺技术,高校能不能“搭把手”? 姚 红海湾旅游区党工委书记 除了发展旅游,辖区紧邻大学城规划1100亩C65的科创用地,聚焦通用新材料、美丽健康产业,汇聚阿莱德、自然美、惟力维斯等企业。今年3月,市发改委、市教委、市经信委和奉贤区政府联合印发《奉贤海湾大学集聚区优化提升专项行动方案》,奉贤区同步成立南上海大学创新共同体,为此,海湾旅游区组建“海湾大学城产教融合共同体”,协同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就业创业、服务配套等工作。 产教融合需政府、高校、企业三方联动。海湾旅游区探索“政府搭台、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模式,联合区内企业上海阿莱德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区校企共建成立阿莱德科技园,设立新材料研发中心与大学生创客中心,落地校企合作项目20余项,实现创新项目全周期孵化转化。 Q7 海 波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 产教融合关键靠人才,奉贤很多街镇在人才政策上都下了很多功夫。海湾旅游区面对这样一个人才“宝库”,怎么做好人才服务?留住人才?
姚 红海湾旅游区党工委书记
一方面,建立全区首家“贤乐业服务站”,联合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设立研究生培养基地、与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共建实训基地,促进专家教授与毕业生在地发展;另一方面,推进7.5万平方米租赁住房、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奉贤实验小学迁建、商业街改造提升等项目。通过持续提升城市功能与服务能级,实现“以城留人”发展目标。
Q8
海 波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
产教融合离不开人才与政策支撑,这本质是营商环境课题。大家是否想听在场企业谈谈亲身体验?
钱 一
上海阿莱德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战略总监、股东
产教融合的核心是“需求驱动的资源共生”,我们践行“一校一策”合作机制,与上海师范大学成立科技园公司、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共建科技园;通过举办创业活动、对接高校学科与教授培育筛选创业项目;为入驻项目提供分阶段管理和多样化服务,包括初创期孵化支持、成长期研发设备支持及资源对接等。
沈智勇惟力维斯企业创始人
公司在落户期间,园区团队快速响应,按洁净车间标准匹配场地,完成环境改造,同时协助完成企业注册与市区两级产业政策无缝对接,通过政企专题协调会快速解决发展瓶颈,全程代办核心团队落户手续。这套服务保障了企业快速投产,切实彰显区域营商环境温度。
刘德艳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
旅游产业是推动地方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一直很重视旅游业的作用,上世纪90年代末实行双休日制度,有效激活了国内旅游市场;2009年,将旅游业定位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疫情之后,又密集出台政策,希望通过文旅产业拉动就业、聚集人气、提升地方知名度。关键在于,旅游带来的人流和信息交流,能有效促进游客再次游玩和消费。它对地方经济的整体带动作用强,效果也持久,是真正实现全域旅游发展的关键。
Q9
海 波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
海湾旅游区既有碧海金沙这样的景区,又有四所大学,还住着不少居民,治理上肯定比普通社区更复杂。特别是游客、学生、居民的需求各不相同,我们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大家融合在一起,共同参与治理?
姚 红海湾旅游区党工委书记
区域社会治理工作在党建引领下,整合多方资源,打造“联委局、联毗邻、联部队、联高校、联旅游”“五位一体”的“上美海湾·五联工程”党建品牌,通过“街区、社区、景区、校区”四区联动的载体,形成了“内外联动、多格合一”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格局。
Q10
海 波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
海湾旅游区作为沿海一线,是上海的“南大门”,除了日常的基层治理工作,还肩负着海防这一社会重任。比如,夏天台风特别多,防汛防台工作怎么做?游客多了怎么管?
姚 红海湾旅游区党工委书记
13.7公里的海岸线,也带来了每年防汛防台和旅游旺季时守护沿海安全的巨大压力。面对海防重任,海湾旅游区组建了三支队伍,“海防员队伍”“联勤联动队伍”“群防群治队伍”,共计150余人,形成了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的工作格局。下一步将完善海防体系建设,在健全“常态+大客流”的机制下,通过AI等科技赋能,把“智慧海防”工作做扎实,守好奉贤海防的“南大门”。
杨佳英城运中心负责人
城运中心作为守护城市安全的“智慧大脑”,在“智慧海防”建设方面作了很多的努力和尝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打造“智能感知矩阵”。将海防建设全面融合进城运平台两张特色场景中(分别是智慧文旅场景和防汛防台),通过场景管理,实现了对沿海区域的全面态势分析,及早地预判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打造出了这样一个“智能感知矩阵”。第二是打造智能预警系统。在渔人码头2.6公里长的海岸线上,设置了3处AI跨线感知实时喊话系统,一旦监控抓拍到有游客攀爬防汛墙,系统就会自动识别并现场喊话劝离,目前这套系统累计劝阻翻堤下海人员9.3万余人。
Q11
热线投诉市民珊瑚湾小区
去年旅游区为把小区消防安全做到位,电瓶车不能停放在架空层,所以新建了8个停车棚,加之前的两个,一共有10个停车棚,车位262个,但我们有五百多辆车子,大概只能满足小区一半的电瓶车停放。我建议,综合考虑小区布局,在不破坏绿化的前提下,在业主就近方便的位置再建几个停车棚,缓解停车位紧张问题。
姚 红海湾旅游区党工委书记
去年4月全市开展了电动自行车集中整治行动后,海湾旅游区新增了一批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棚。考虑到居民的需求,今年又将“新增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列为了民生实事项目,计划在三个小区安装270个充电口,其中珊瑚湾小区装120个。前期通过征询业主意见,将按照规范要求实施,目前正在开展招投标工作,年底前将完成项目建设,解决居民安全充电和停放问题。
Q12
常青大厦商户(商户代表)
姚书记好!我是常青大厦的商户,经营着一家小餐馆。听说海湾旅游区计划改造升级商业街,这对我们经营者来说是个好消息。想请书记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姚 红海湾旅游区党工委书记
今年将对奉炮公路沿线500米商业街实施改造提升,通过灯光亮化、增设特色打卡点及微景观更新,打造面向高校学生的消费新场景。前期已开展人民建议征集,吸纳大学生、商户等群体意见,方案优化后预计年底完成升级。
Q13
海 波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
今天我们聊了旅游区的旅游资源、产业规划和民生服务,感受到区域发展的全面性。最后请您用两句话,说说海湾旅游区未来的发展目标。
姚 红海湾旅游区党工委书记
乘“海”扬帆,向新而行。海湾旅游区将立足“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两个更美,一个更强”发展目标,按照“南北转型、东西联动”的发展思路,构建以“南旅游、北科创”为特色的产业体系,把海湾旅游区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宜学”的魅力新片区、新城区、新湾区。
报送:海湾旅游区(殷晨慧)
编辑:丁杨
•end•
往期精彩回顾
拾光小屋夏日送清凉:盐汽水、冰棍与爱心定格户外工作者的笑容
别只当观众!“奉浦星河·乞巧市”古风市集摊主召集令:你的摊位就是今晚最亮的星!
山地车被盗,网格联动显效能,4小时嫌疑人落网
央媒聚焦:奋斗在“最年轻的街道”
从商贾云集到烟火依旧:法华桥老街的百年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