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人大 > 文章详情

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上海|童声议治理,童心绘未来!这个区的人大代表携手“小小规划师”共绘社区美好蓝图

转自:上海人大 2025-08-18 19:52:10

近年来,杨浦区定海路街道人大工委积极发挥人大代表专业优势,建立代表与学生“童行共议”结对机制,汇聚人民城市“童治理”合力,积极探索儿童参与社区治理新路径。近日,依托“童治理·幸福+”自治项目,杨浦区人大代表走进公助居委会,与孩子们共同参与“共塑方圆·同筑家园”主题活动,以黏土制作的趣味方式,从“一米高度”为社区建设发展建言献计。

童心探社区,童眼找问题

活动中,孩子们手持“社区寻宝图”,在“给你最喜欢的社区角落贴星星”“给需要改进的地方画问号”等趣味任务中,自然而然地开启社区观察。在社工老师不断深入的提问中,孩子们开始观察、深入思考。原本熟悉的家园,此刻在孩子们眼中焕发出新的光彩,也显现出有待改进的细节。

讨论氛围热烈而愉快,孩子们争先恐后举手发言,最终提炼出3个具有代表性的社区治理问题,如社区活动空间略显局促,难以满足多样化需求;医疗设施距离较远,日常便利性有待提升;附近公园的游乐设施种类相对单一,期待更丰富的童趣天地。这些源于日常观察的真切感受,正是社区治理最接地气的“第一手资料”。

巧手捏模型,多方议良策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孩子们化身“小小社区规划师”,开启一场充满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粘土微缩景观创作。五颜六色的粘土在他们灵巧的小手中被揉捏、塑形、组合。他们不再是社区服务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成为了家园蓝图的主动设计者。每一处绿化布局的巧思,每一个公共空间的设计,每一幕邻里互助场景的构想,都凝聚着孩子们对理想社区的无限畅想与具体建议。小小的粘土模型,承载的是他们对“家”的美好心愿。公助居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充满活力的‘小小规划师’,是社区自治团队最富潜力的储备军。他们展现的热情与智慧,为社区共治共建注入了新鲜血液,更通过孩子对家庭的影响带动,在实践层面夯实了居民自治的基础。”

作品展未来,治理谱新篇

10位“小小演说家”生动解说自己的黏土模型,用童言童语描绘社区蓝图。一位扎双马尾辫的女孩指着她的“健康小屋”介绍:“这里可以量体温、看感冒、教养生知识,还有智能药箱提醒吃药时间。”旁边的小男孩则兴奋地展示他的“超级游乐场”设计:“这里应该有个大大的滑梯和沙坑,还要增加攀岩墙和星空投影区,让大朋友、小朋友都能玩!”

这些看似天马行空却未来可期的建议,展现了儿童参与社区治理的3个独特价值:一是从“一米高度”发现成人忽略的细节,二是10个方案中5个包含智能科技元素,三是通过立体模型直观呈现抽象构想。街道工作人员现场记录下所有建议,并将加强研究,争取融入今后的社区微更新计划。

本次活动通过引导孩子们亲自动手设计,不仅让社区俯身倾听儿童的声音,更为孩子们搭建了参与公共事务的实践平台,使其从治理“旁观者”到积极“参与者”,最终进阶为有力“推动者”。

人大代表全程参与创作互动,俯身与孩子们交流设计理念,对“可升降游乐设施”“智能垃圾分类站”等创新方案给予专业指导。人大代表表示:“这些充满童真的建议,是孩子们关心社区、参与社区的萌芽,也为社区‘微更新’开拓了思路。我们能够见证人大代表与少年儿童‘童行共议’的‘童治理’模式在基层继续得到推广和深化,感到履职很有意义。”

稿件来源:“杨浦人大”微信公众号

觉得文章不错,就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