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黄浦 > 文章详情

他们“直播”了8年抗战历程!这次在国歌响起的地方讲了什么?

转自:上海黄浦 2025-08-18 18:21:41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近日,由黄浦区委统战部指导,黄浦海外联谊会与黄浦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联合主办、TELL公众演讲会承办,微博知名历史博主团队@抗战直播倾力呈现的TELL+抗战第七场公众演讲,于《义勇军进行曲》首唱之地——黄浦剧场庄严开讲。

01
史观争鸣:
在数据裂隙中叩问真相

本次演讲以“涅槃”为主题,特邀拥有粉丝200多万人次的@抗战直播 团队三位核心成员——钱寅浩、席康、姜涛担任主讲人,带领数百位观众穿越历史烟云,重溯十四年烽火中中华民族的精神重生之路。“抗战直播”账号博主姜涛等三位新阶层人士均为“70后”上海人,已以文配图的方式“直播”了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起至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的8年历程,受到众多网友的好评。

现场,钱寅浩以红衫“call back”开启首讲,直面历史叙事的争议与真相。他以《史实与史观:三个抗战事件的再追问》破题,聚焦三场关键战斗:卢沟桥的枪声、平型关的战果、黄崖底的伤亡数字,撕开历史褶皱中的认知迷雾。

“当日军质问‘谁开第一枪’时,更应追问为何其能驻屯北平门户?”钱寅浩指出,史实考证需超越立场之争。他援引日军清水节郎手记中“六五轻机枪”的射击特征,结合中方电报否认开枪的记录,揭示事件背后的侵略本质;对于平型关战果的悬殊表述(中方称歼敌三千/日方称伤亡数百),他提出伏击目标实为日军增援主力的新视角;黄崖底战斗中日方“休整三日”的反常举动,则暗示其伤亡远超记载。“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史观必然承载民族立场。”钱寅浩的结语引发深思——纪念馆留言簿上最多的“和平”二字,恰是苦难记忆淬炼的文明力量。

02
大国足迹:
从边缘到核心的史诗跃迁

紧接着,席康以两次世界大战的对比,勾勒中国国际地位的史诗性跃迁,借《从边缘到核心:中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命运嬗变》,剖开国际地位的沧桑剧变。

“一战”中,北洋政府虽派出30万劳工,却因列强阻挠丧失话语权,巴黎和会上青岛权益的沦丧引爆“五四运动”;“二战”时,中国以3500万军民伤亡的代价,牢牢牵制420万日军,粉碎轴心国会师伊朗的野心。

“常德会战被誉为‘东方斯大林格勒’,”席康强调,“正是22场大型会战、万余次战斗托举中国跻身联合国五常。”他对比法国39天投降与中国14年血战,引用杨靖宇将军“若中国人都投降,还有中国吗”的诘问,点燃民族气节。

03
三种叙事:
苦难土壤绽放的精神之花

姜涛压轴登场,他以年度为经、故事为纬,编织出抗战精神史——《十四年:平凡生命的觉醒史诗》。PPT上泛黄的统计表正在无声诉说,一行行的民族英烈的名字滚动着,全场肃立,共同向为抗战牺牲的将士们默哀。

从1928年济南惨案唤醒国耻意识,到敌后根据地商人宁冒风险兑换“公道边币”;从抗日军政大学学员以膝盖为课桌的苦读,到河北平山县20万人口中1万人参军的壮举——“窑洞是课堂,石头是板凳”的坚韧,终汇成“六亿神州尽舜尧”的自信。

演讲最后,画面定格在了1945年8月15日抗战胜利告全国军民及全世界人士书的一段文字:“我请全世界盟邦的人士,以及我全国的同胞们!相信我们武装之下所获得的和平,并不一定是永久和平的完全实现,一直要做到我们的敌人在理性的战场上为我们所征服,使他们能彻底忏悔,都成为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分子,像我们一样之后,才算达到了我们全体人类企求和平及此次世界大战最后的目的。”

八十载时光奔涌,黄浦剧场的穹顶下,三种叙事最终交汇于民族精神的重生原点。当钱寅浩撕开史料裂隙,证明真实是和解的基石;当席康丈量国际坐标,宣告尊严源于血染的担当;当姜涛拾取凡人微光,诠释伟大诞生于绝不跪下的瞬间。正如TELL团队十三年如一日“直播”抗战的初心——记忆不为延续仇恨,而为让“涅槃”的火种,永远灼照一个民族在苦难中挺立的脊梁。

据悉,此次TELL+抗战是TELL公众演讲会与黄浦区委统战部合作的演讲品牌,也是最早的TELL+演讲品牌,2015年4月26日举办了第一场TELL+抗战演讲,至今已经7届。

记者 / 王月华 袁霖(实习)

编辑 / 孙超慧

图片 / 区委统战部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什么“诊所”晚上9点“开诊”?

2. 2777966人次!这里有你吗?

JOIN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