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嘉定 > 文章详情

汇龙潭丨找出“伪装者”

转自:上海嘉定 2025-08-18 16:05:12

水稻种植中有个环节叫“拔稗”,即从成片的水稻中拔掉与稻苗相似的稗草。1974年,我高中毕业回乡务农,第一次跟着母亲去拔稗。

尽管事前她反复跟我讲了稗草与水稻的区别,但真正下了田,还是无从下手。好几次差点误拔了稻苗。幸亏一旁的李婶眼疾手快地制止了我,她拔起一株真稗草举到我面前:“仔细看,水稻叶宽宽坦坦,稗草叶窄瘦。再看颜色,稻子水灵淡绿,稗草颜色深得发暗。稻子的茎秆圆润些,摸着光溜,节也短;稗草的细细扁扁,节间拉得老长。”她又示意我看根部:“稻子的根像白胡子老爷爷的须,又密又壮,抓地牢;稗草的根稀疏点,主根颜色深,红褐色的。”

经这一番点拨,我豁然开朗。突然目光锁定不远处:“我看到它了!”快步过去,左手小心拨开稻叶,右手揪住那狡猾的稗草根部利落拔起,再将其揉成小团抛向田埂。生产队长会安排人将这些“伪装者”收集起来,经过一系列工序,最终转化成黝黑的有机肥料。

这或许就是庄稼人与土地、与杂草博弈了千年的智慧,在循环往复中,生生不息。

撰稿:姚鸣

编辑:刘静娴、袁悦

点赞分享给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