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仙路是上海北部的交通大动脉,与之交汇的长江路也承载着不小的交通流量。可是多年来,就在长江路逸仙路的交叉口存在着早晚高峰时段交通严重拥堵这个“梗阻”。经过宝山区相关部门两个多月的奋战,这一“梗阻”被彻底破除,长江路逸仙路的交通顿时高效流畅,市民出行效率也今非昔比了。
从8月1日开始,长江路逸仙路区域的道路交通变得让人刮目相看,平整的沥青路面,清晰的标志标线,井然有序的车流,一切都让广大司机感到赏心悦目。 这一成果源于一项夏季排堵保畅攻坚工程。长江路逸仙路交叉口,地处宝山区淞南镇核心区域,西起“宝地友间公寓”北门,东至逸仙路高架下匝道,全长仅170米,却承载着日均近5000辆的通行压力。作为连接中环、外环及长江路隧道的关键节点,这里长期面临“三重困境”:一是车流交织成“栓塞”,早晚高峰时段,辅道进出口车辆排队超200米,严重时候一直堵到军工路,路口通行效率不足设计能力的40%;二是空间逼仄引“梗阻”,机动车道宽度仅为3.5米,非机动车道宽度仅为2.5米,长期机非混行,交通事故率居高不下;三是路面老化埋“隐患”,周边小区商铺林立,小区进出口部分沥青面层脱落,商铺门前水泥混凝土路面存在沟槽修补病害。 从5月7日开始,宝山区建设交通工作党委拿出“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状态,一场“疏通战”正式打响。通过积极协调各参建单位以及属地与交警部门的意见,科学规划施工安排,各相关单位通过“微创手术”式改造,实现道路功能升级。一是给机动车道“挤”出扩容空间,通过调整原有人行道及部分绿化带,新增一根机动车道,分流车辆,优化交通;二是绿化迁移平衡人绿空间,迁移原有行道树及各类灌木至长江西路江杨南路,同时进行了绿化品质提升;三是对地下管网“通脉降压”,同步实施强弱电搬迁工程与消火栓搬迁工程,抓落实抢进度,确保将施工对周边居民的影响降到最低。 宝山区交通建设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到了6月份电力部门要迎峰度夏,并且要在中高考这个节点之前把该搬迁的都搬迁完毕。在5月20日左右,先把绿化搬迁完成了,之后用了10天左右,把强弱电搬迁工作完成,包括消火栓的搬迁也全部完成。电力的搬迁,因为涉及电力部门迎峰度夏的流程安排,这个按期完成后才可以保证排堵保畅项目顺利实施下去。”
到7月下旬,长江路逸仙路排堵保畅工程基本完成,并在8月1日之前完成了全部施工任务。现在,这一段长江路不仅增加了一根机动车道,还安装了机非隔离安全护栏,绿化带南侧商铺前原本坑坑洼洼的水泥路也被铺上了平整的沥青路面,为居民消费和休闲改善了环境,排堵保畅为市民带来了完全不同的体验。
市民杨先生告诉记者,之前开车走长江路,有时候感觉前面明明没有右转的车辆,却还是经常会遇到堵车,对自己上下班还是有一定影响的。现在这里畅通了很多,就是因为新增了一根右转的车道,在长江路逸仙路交叉口就有2根右转弯车道,现在就很少碰到拥堵的情况了,驾驶体验确实好了很多。
宝山区交通建设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排堵保畅工程结束以后,长江路逸仙路这里的车辆通行效率显著提升了,早晚高峰的拥堵也减轻了。按照之前的观测,这里早高峰的拥堵系数(进口饱和度)可以达到1.3,现在这个项目实施完成之后,它的拥堵系数(进口饱和度)是0.65,通行效率提高了一半以上。”
排堵保畅全面提升市民出行环境、改善沿街风貌,真正实现“道路通畅、景观优美、群众满意”的目标。宝山区建设交通部门将继续深化美丽、便利、人文、平安“四个城区”建设,以“微更新”推动“大民生”,让人民城市更有温度。
记者:段小龙 仲昱峰
编辑:陆天宇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