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场紧急救治在港沿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演。98岁高龄的顾阿婆因自行剪除额部赘生物,导致伤口血流不止,情况危急之际,港沿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医生、十院崇明分院普外科专家聂洪鹏与社区医生联动救治,不到1小时便成功化解危机。这场高效的救治行动,也充分展现了崇明区创新推行“1+1+5网格化分级诊疗模式”的显著成效。 老人误剪赘生物遇险 下沉专家联动救急 顾阿婆额部有一个直径3-4厘米的赘生物,在社区医院住院期间,因不堪其扰便将其剪除,导致伤口血流不止。由于顾阿婆年事已高且伴有基础疾病,额部创面若处理不当,极易引发难以控制的出血或感染,后果不堪设想。危急时刻,值班医生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向院部上报情况。恰逢十院崇明分院普外科专家聂洪鹏当天下沉坐诊,社区医院第一时间联系他进行会诊。 聂洪鹏讯速评估病情,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就地实施手术。他精准切除赘生物残余组织,并进行精细缝合,操作高效到位。在社区全科医生的密切配合下,手术用了不到1小时便顺利完成。“术中有点出血,好在团队配合默契,稳住了这个情况。目前患者伤口愈合良好,过几天就能拆线了。”聂洪鹏说。 为了表达感激之情,家属还特地送上了锦旗。“救治得太及时了!血止住了,伤口缝得很好,真是太感谢了。”患者家属连连道谢。 “1+1+5”模式显成效 基层医疗痛点得破解 这场成功的救治,得益于2023年崇明创新推行的“1+1+5网格化分级诊疗模式”。该模式由十院崇明分院牵头实施,通过组建7支医疗队伍,每队含1名管理联络员、1名高级医疗专家和5名临床骨干,为崇明东部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一对一帮扶,港沿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是受益者之一。 自“1+1+5网格化分级诊疗模式”推行以来,基层医疗服务的“质”与“便”得到显著提升。一方面,专家定期下沉社区坐诊,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二级医院的优质诊疗资源。以顾阿婆为例,正是得益于聂洪鹏医生的及时介入,她在社区第一时间就得到了专业救治,不仅省去了转院奔波之苦,更降低了病情延误的风险。 另一方面,专家下沉的过程也是“传帮带”的过程。他们通过参与查房、开展专题授课、指导小手术等方式,手把手带教社区医生,有效提升了基层医务人员的诊疗能力。 此外,该模式配套推出的“医技直通车”服务,让港沿镇百姓在社区就能直接预约十院崇明分院的胃肠镜、CT等检查项目,大幅减少了往返奔波的次数,实实在在为群众带来了便利与实惠。 下一步,崇明区将继续深化“1+1+5网格化分级诊疗模式”,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让更多居民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