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新栽种的玉兰树梢,彩色透水混凝土铺就的广场上,孩子们围着花园嬉戏。“人”字形的道路骨架巧妙串联起周边3个社区。盛夏,上海普陀区宜川路街道泰山人民坊片区。这个融合了科技与人文的现代化社区既保留了上海弄堂的烟火气息,又展现出未来社区的雏形,成为城市更新的一个缩影。可就在一年前,这里还是设施破旧老化、公共空间稀缺的模样。
很多人未曾想到,上述这一系列的惊喜变化,最初竟来自市民关于增设社区食堂、改造菜市场、优化社区道路的建议。征求、搜集和倾听群众对城市建设提出的“金点子”,已然成为撬动上海城市建设的有力“杠杆”。
从多年实践的情况看,这些意见和建议之所以成为“金点子”,原因有三:
来自基层“接地气”。群众学习、生活遍布城市的角角落落,加之工作在第一线,其对学习、生活和工作的直接感受,将构成对城市建设最敏感、公正也最有说服力的评价。
充满智慧“可操作”。从不少被采纳实施的意见、建议看,它们充盈着群众高度的热忱和聪颖的智慧。群众所献计策往往具有“可操作”“靶向性”的优势和特点。
相向而行“重责任”。由于城市建设与广大市民的学习、生活、工作密切相关,市民们必然会带着一份与自身利益休戚相关的特殊感情,在群策群力中负责任地提出合乎实际的意见和建议,而不是随意地提出不切实际的意见、建议。
毫无疑问,让市民参与城市建设,不仅体现城市建设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宗旨,也是为了引导和帮助广大市民回归作为城市主人应该履行的职责,进而从真正意义上成为城市开放发展的助推者。与此同时,结合《信访工作条例》规定“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健全人民建议征集制度,对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作,主动听取群众的建议意见”这一要求,我们更需把征求群众“金点子”这项工作做硬、做精、做实——
强化制度、保障参与,把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做硬。实施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旨在“将民意沉淀为科学的施策图谱,将群众的智慧凝聚为澎湃的治理力量”。因此,做好这项工作决不能只重嘴上功夫,而是要通过制度、机制的形式将它固化下来,使之有据可依、使人依章办事。
与此同时,还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深化完善制度、机制建设,积极探索开展人民建议征集立法,出台人民建议征集闭环管理规定和工作激励办法等,以期在不断推动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进程的同时,让有关部门更敏锐感知人民群众的真实诉求,驱动城市发展与人民期待同频共振。
精准施策、加快办理,把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做精。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不仅是指群众提出的建议、意见大多“一眼准”,更是指群众对被征集的意见、建议总是抱有期待,希望其得到又快又好的解决和落实。为此,相关部门和单位务必提高政治站位、引起高度重视,像办理人大代表的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那样来对待人民建议,力求早办快办,办精办好。
上海市民列多因工作需要长期接待外国专家,听到了不少针对优化机场入境服务提出的建议。为此,他结合自己的调研与思考,在“随申办”平台的人民建议板块,写下了包括“优化机场入境流程”“增设中转休息服务设施”等建议。几天后,这些建议就被送到了机场管理部门。收到多位市民的建议后,今年以来,配合“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机场管理部门优化了入境流程,整个入境流程大幅缩短。
举一反三、整合优化,把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做实。要结合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的实际,认真总结反思工作经验和教训,不断推进工作往深里走、往细里走、往实里走,进而不断提高工作效率,积极回应群众的期待。
普陀区“苏河议事厅”把“提出一个话题、汇总一批建议、解决一类问题”作为常态化、针对性收集人民建议的渠道,这个做法值得肯定。这个做法不仅体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系统化处理问题的思路,而且极大地提高了问题的统一性、行动的一致性、效果的广泛性。
2024年,围绕“共享单车治理”“水环境问题治理”“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等群众关切的社会治理问题,普陀区先后组织3场超百人的“苏河议事厅”活动,收到建议逾500条。其整合优化的放大效应由此可见一斑。
要建设并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我们既要发挥好城市建设部门和各级领导的主导作用,同时更要注重发挥广大市民的主体作用。说到底,市民都是“执笔人”,只有充分调动广大市民参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让人民建议征集的涓涓细流汇成城市现代化的浩荡江河,让群众的“金点子”成为撬动城市建设的有力“杠杆”,才能谱写出“人民城市”繁花似锦的壮丽篇章。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