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博物馆 > 文章详情

永不落幕的古埃及大展,大量教育资源供您继续探索

转自:上海博物馆 2025-08-17 22:27:10

持续近13个月的现象级展览“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于8月17日落下帷幕。在超过一年的展期中,举办了6000场教育活动,覆盖观众近140万人次;推出了人工讲解、新媒体导览、图录书籍等多样化的展览阐释资源,以期观者在中、埃两个古老文明跨越时空的对话中有所感悟和思考。丰富的线上线下展览教育资源、形式多样的展览教育活动不仅陪伴观众度过整个展期,更成为展览永不落幕的知识殿堂和记忆宝藏。

#01

以公益为导向的开放共享与资源整合

博物馆通过联动和共享,促进展厅内外展览教育资源流动和公众学习的内容创新。

展览期间,印制和免费发放全彩特展导览折页超100万份,帮助观众快速了解展览动线、锁定重点展品。

识别二维码,下载电子版导览折页

为了延展展教资源的可及面,在上海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推出免费的特展导览集合平台。包括:1)重点展品50件/组、时长130分钟的免费微信语音导览,该导览可与现场特展折页配套使用;2)中埃对照时间轴和埃及考古地图等背景资料;3)可供下载的儿童教育资源“尼罗河大冒险”手绘游戏图。

您可识别下方二维码,直通特展微信导览↓

以上免费资源不仅可作为参观时的导览,更可以作为展前学习、展后复习的资源,拓展了公众利用博物馆、了解展览的可能性。该特导览集合平台点击量近360万人次。

#02

线上线下融合的教育传播

博物馆教育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利用数字技术拓展展教场景。除了上述特展微信导览集合平台之外,另有三场大规模特展公众讲座直播,约120万人次通过各大平台收看了讲座直播或回放。

上海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作为教育传播最重要的载体,发布古埃及大展相关推送107条,阅读量逾431万次(其中12篇推文阅读量逾10万);上海博物馆视频号发布相关短视频20条、直播6场,观看量近200万次。

其中,特展细读颇受好评,为观众提供了不一样的观展视角与思路

展览开幕之初,我们为观众推出一份便捷高效的观展指南:埃及大展丨超好用的参观指南和学习资源

为了帮助观众从多个维度理解展览和古埃及文明,我们带来了策展人的精彩解读:埃及大展丨首席策展人的解读——永恒的回归:古埃及文明巡礼

观展前后,观众如想从一些关键词入手理解展品,趣味自测古埃及“知识水平”,可以阅读:古埃及知识知多少?12道“考题”邀你来当全能王

展厅里那些好看又好玩的多媒体装置颇受大家喜爱,我们也带来了相关解析:特展细读丨埃及大展里这4处多媒体彩蛋,藏着古老文明的视觉密码

#03

分众教育与终身学习

博物馆教育覆盖全年龄段人群,古埃及大展同样构建终身学习体系。12场公众学术讲座面向广泛的观众人群,该系列讲座汇聚了海内外埃及学研究者的最新学术成果和深入浅出阐述,引领观众在文明互鉴的框架下全面理解本次展览。

“金字塔之巅”系列讲座视频还将陆续上线“上博课程”平台,敬请期待。届时,将在上海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博课程”版块设置专题,隆重推出。

↓展览期间精彩讲座↓

(上下滑动查看)

1、 埃及的最新考古发现及其新视角

埃及旅游和文物部最高文物委员会秘书长 穆罕默德·伊斯梅尔·穆罕默德·哈立德(Mohamed Ismail Mohamed Khaled)

2、 走进古埃及文明大展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颜海英

3、 古埃及壁画艺术解读

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 蒲慕州

4、 从抓打图像看埃及的王权观念

上海外国语大学助理研究员 薛江

5、 埃赫纳吞与阿玛尔纳时代的宗教

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 郭丹彤

6、 法老的秘密——金字塔与图坦卡蒙墓的最新发现

世界著名埃及考古学家 扎西·哈瓦斯(Zahi Hawass)

7、 古埃及文物辩识标志与背后的理性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教授 李晓东

8、 古埃及的社会生活及精神信仰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颜海英

9、 世界电影中的埃及(“乐龄行动”专场)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梁永安

10、 共讲一个完整的故事:古埃及纸草与中国纸的邂逅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王海利

11、 尼罗河畔的星辰:古埃及珠宝中的权力与信仰

卢浮宫学院(École du Louvre)埃及考古学讲师 瓦伦丁·博耶(Valentin Boyer)

艺术史学家、L’ÉCOLE珠宝艺术中心讲师 贺贝

12、 冲突、共存与融合:新王国时期埃及融入西亚国际体系的历程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袁指挥

面向不同观众群体举办全年龄段工作坊,近千位观众在活动中收获了丰富多元的个性化体验。工作坊涉及文博、艺术、设计、民俗、科学、游戏等15种主题和形式。针对青少年群体,侧重于“寓教于乐”;面向成年人更添对“古今转换”的思维;面向银发群体则更强调生活美学。

↓展览期间分众教育工作坊↓

(上下滑动查看)

未成年人活动

艺术工作坊 | 法老的装备

游戏工作坊 | 尼罗河大冒险

艺术工作坊 | 阿玛尔纳风格版画再创作

文博工作坊 | 莎草纸“密码”的破解攻略

艺术工作坊 | 像古埃及人一样画画

科学工作坊 | 穿越千年的神秘使者:古埃及文化中的“小虫子”

艺术工作坊 | 尼罗河畔的灵感:古埃及主题海报设计

成年人活动

文博工作坊 | 破解莎草纸上的秘密

文博工作坊 | 亡灵书的魅影

文博工作坊 | 古埃及时尚与服装

文博工作坊 | 埃及节日、饮食和人生礼仪习俗

设计工作坊 | 圣甲虫首饰工作坊

文博工作坊 | 古埃及人的永恒之路

设计工作坊 | 荷鲁斯之眼的魔力

银发活动

乐龄工作坊 | 古埃及的神奇植物探秘

为使青少年观众能在观展前后有更多的互动和学习,上海博物馆特别设计手绘游戏图《尼罗河大冒险》,邀请小朋友和大朋友一起以桌游的形式探索古埃及文明之谜。该教育资源可于上博微信公众号免费下载。

《尼罗河大冒险》手绘游戏图

更多游戏图相关介绍和电子版获取方式请点击:古埃及大展丨给小朋友的礼物,快打开看看吧!

#04

社区融入与人民城市理念践行

“古埃及文明大展”还以进社区的形式,将博物馆搬到家门口,赋能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这不仅是博物馆融入城市、融入社区的体现,也是博物馆的公益责任。

社区巡展将优质特展教育资源输送进街道,除精选文物图文展和讲解、讲座、工作坊等教育活动之外,还有特别为社区观众设计的AI互动装置“与埃及展同框”和探索手册《理解古埃及的12个关键词》。

本次社区巡展先后于黄浦区淮海中路街道、徐汇区天平路街道、浦东新区花木街道举办,共持续5个多月,覆盖人数超5万人,展览在各个社区因地制宜、顺时而为,呈现出不同的亮点和特色。

#05

精品的出版物,不落幕的展览

当展厅灯光熄灭、展品归藏,出版物便悄然接过了文化记忆的星火——它不仅凝固了展览现场稍纵即逝的灵感瞬间、学术创见与视觉盛宴,更使其在展览结束之后,在更广袤的时空里持续生长、流转。

《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

上海博物馆 编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24年7月

古埃及大展配套图录《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就像一本专业导览手册,不仅可以帮助观众在参观时划出重点文物,而且还能在参观后方便检索查阅古埃及文明的重要切片。

《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探微》

上海博物馆 编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25年3月

《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探微》是古埃及大展的配套普及读物,也是上海博物馆策划的“大展小书”系列图书的第二部。该书通过“地图”“年表”和“了解古埃及”三个版块带读者熟悉古埃及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在第四部分“研究古埃及”的版块,读者则可以跟随国内的埃及学专家更加深入地了解古埃及文明的各个方面。

《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探微》

上海博物馆 编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25年3月

最新发布的《金字塔在中国:古埃及文明大展炼成记》以 14 万字、230余张彩图,生动记录了展览筹备到最终呈现的幕后故事,展现了上博为拉近古埃及文明与当代观众之间距离所做的努力;还通过团队访谈解码博物馆运作奥秘。本书不仅首次毫无保留地真实解密一个超级大展从酝酿、决策、谈判、落地到应对危机、成功举办的全部过程、所有环节,以一展窥上海,定格魔都魅力非凡的侧影。

供稿 | 教育部

初审丨石维尘

终审丨汤世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