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招破损漏水找谁修?门前地砖翘起何时换?对许多个体商户来说,这些“门前烦忧”往往意味着四处奔走、漫长等待,不仅影响生意,更耗费心力。如何快速响应、高效解决商户这些急迫又琐碎的需求,考验着基层治理的智慧。
在彭浦镇商户最集中的永和综合网格,餐饮、零售、生活服务、休闲娱乐等业态汇聚,商户数量多、需求杂、问题急的特点尤为突出。面对这一治理难点,永和综合网格今年将精准对接商户需求作为核心,整合城管、城运、物业等8个部门资源,创新推出“需求账”“责任账”“评价账”的“三本账”工作法,已累计解决商户各类问题20余件,商户满意度显著提升。
网格员每周按路段包干走访商户,深入倾听诉求,建立“需求账”,力求问题早发现、早处理,比如今年6月防汛季前,网格员就主动排查并加固了10多处存在安全隐患的店招。
对于发现的问题,清晰划分市容管理、设施维修等8大类事项的“责任账”,确保每个问题都有人管、有人跟,当遇到物业不配合等棘手情况,街区党总支会及时出面协调兜底。问题解决后,网格员会再次上门,收集商户反馈形成“评价账”,持续关注后续情况,推动服务在反馈中不断改进。
“三本账”带来的,是商户们实实在在感受到的服务速度和温度。今年6月,网格员在走访中发现永和路1016号的店招底板发霉漏水,60多岁的店主王阿姨无力自行维修。网格员当天上报,第二天就通过环境整治小微项目安排专人修缮,在48小时内彻底解决了王阿姨的烦心事。
无独有偶,7月的一个清晨,汶水路多家商户同时在微信群反映门前地砖翘起,影响通行和安全。网格员迅速赶到现场,立即协调城运、物业等部门联合施工,当天下午就完成了4平方米地砖的更换,破损路面焕然一新。
“以前遇到这种事儿,得自己跑物业,再找城管,折腾半个月都不一定有结果。现在好了,当天上报,当天就能修好!”路过的商户亲眼见证了这高效的速度,纷纷竖起大拇指。
“现在商户们碰到事儿,第一反应不是发愁,而是找综合网格。”
在永和街区第一党支部书记董倩看来,商户心态转变的背后,正是“多格合一”机制在支撑,它将原本分散的城管执法、市容管理、工程维修等力量整合为“一网统管”。网格员发现问题,只需通过“静邻e家”平台一键上报,网格长即刻派单至责任部门。复杂问题则由党总支牵头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
“以前总觉得‘网格’是个挺空洞的词儿,现在才知道,网格里有党员帮忙跑腿,有各个部门一起合作,还能听到我们商户的声音,这才是实实在在的为民服务啊!”商户李女士感慨道。
从防汛前的主动排查到48小时修好漏水店招,从高效协调到当天更换破损地砖,永和综合网格用“三本账”工作法,将商户门前的急难愁盼问题放在了心头,高效解决“门前烦忧”,让“有难处,找网格”这句承诺,成为了商户们最踏实的依靠。
这些发生在永和街区的变化,为解决商户普遍面临的“门前烦忧”——那些急、小、散却影响日常经营的难题,提供了一条可复制的路径:关键在于快速响应、责任清晰、闭环管理,让基层治理的资源真正围着商户转,让服务的承诺落到实处。
信息来源:彭浦镇采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