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环境 > 文章详情

生态修复到产业转型、乡村蝶变到城市更新,金山交出 “绿色”答卷

转自:上海环境 2025-08-17 09:39:24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如何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回顾几年来的发展之路,金山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久久为功的定力,全力撕掉旧标签、重塑新形象,从生态修复到产业转型,从乡村蝶变到城市更新,交出了一份自己的“绿色答卷”。

作为上海西南门户,金山曾经面临传统化工产业能耗高、产出低、环境压力大的局面。为此,金山选择用暂时的阵痛换取可持续的发展——2015年,“决心前所未有、规模前所未有、力度前所未有”的环境综合整治攻坚之战正式打响,历时九年,累计投入360亿元,实施整治项目810个,于2023年12月收官。

水雉

这场攻坚战带来的不仅是环境数据的提升,更催生了金山发展的深层变革:占地23.2万平方米的鹦鹉洲生态湿地,经过保育和修复,吸引了震旦鸦雀、水雉等100余种鸟类;在碳谷绿湾产业园,一家企业忍痛关停高耗能产线后,通过技术创新成功转型,不仅掌握了核心合成技术,更填补了国内空白;漕泾镇作为上海首个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通过对水库村的生态修复和规划设计,让“生态美”转化为“产业绿”,最终实现“生活富”……

这些由表及里、由标及本、由点到面的变化,共同勾勒出属于金山的“绿色答卷”,生动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金山的实践证明,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当“含绿量”提升,“含金量”自然水涨船高。

长效之道在于制度保障和举措创新。其中,金山区探索形成的“环保五步工作法”,通过打出“一查二劝三改四罚五公开”的“组合拳”,为企业提供精细化服务,既体现执法力度,又彰显服务温度,不仅提升了环境治理效能,也让更多企业走上了低碳转型之路。

而在推动企业实现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的环保意识转变后,金山则将目光投向更深层的命题——如何让生态文明理念真正深入人心。眼下,这里正在编织一张面向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教育网:依托环保设施开放单位举办的公众开放日,让市民可以近距离了解废弃资源循环利用的环保技术;跨越行政边界的金嘉平生态研学项目,则让青少年在实地参观与互动体验中,提升环保意识,推动绿色生活方式。一系列的举措,正在悄然重塑城市的绿色基因。

站在新起点,这份“绿色答卷”仍需接续书写——以制度护航固本,以创新治理赋能,更要以生态自觉铸魂。当“两山”理念浸润城市肌理,当生态共识滋养每寸土地,绿色必将成为金山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来源:i金山


编辑:张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