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浦东观察 > 文章详情

临港新片区首批无驾驶人智能网联出租车正式运营

转自:浦东观察 2025-08-16 16:04:21


在不久前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上海新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发放,5个联合体、8家企业获颁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证。8月15日,获证企业之一上海强生出租汽车有限公司在临港新片区向公众开放运营临港首批无驾驶人智能网联出租车,服务范围覆盖临港主城区高校、办公、商业等58个点位,营运时间为每日8:00—20:00 ,居民可通过“临港出行”小程序点击“致行智联”进行预约。



8月15日下午,记者体验了新片区的首批无驾驶人智能网联出租车。打开“致行智联”,可以选择最近的上车点,选择完目的地即可下单。几分钟后,一辆无驾驶人智能网联出租车便缓缓驶来。上车在后排落座后,点击面前屏幕上的“立即出发”,车辆便平稳启动上路了。



一路上,车辆行驶都很平稳,等红绿灯、变道都很丝滑,且主动安全意识很强,在非红绿灯路口遇到其他车辆时,都会主动停下,让其他车辆先走。到达目的地,手机上完成支付后便可下车结束行程。强生出租智能网联项目现场管理人员介绍,首批共投放了5辆无驾驶人智能网联出租车参与运营,起步价16元/5公里,超过5公里后4元/公里,打车时必须在固定点位上下车。


依托全域开放测试环境与完善的产业生态,临港新片区为自动驾驶从“技术研发”迈向“商业化运营”提供全要素支撑。目前,临港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出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促进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实施细则》《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促进无人驾驶装备创新应用实施细则(试行)》管理规定及《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车身标识及装置要求》《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员培训和管理规范》两项管理类标准,发布《临港新片区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申请和日常操作指引(试行)》,明确创新应用申请和受理流程,开通线下办理和“一网通办”线上办理双通道。


同时,持续优化创新应用环境,探索无人化、商业化的突破创新,构建大规模、高级别、全车型的场景新范式。据介绍,截至目前,临港新片区累计实现386平方公里产城融合区245条、551.7公里自动驾驶测试道路开放,累计有22家企业364辆车开展道路测试、示范应用、示范运营及无驾驶人测试,并向5家企业的41辆车颁发了无驾驶人路测牌照,其中14辆已取得示范运营资质。

据悉,未来临港新片区将深化“产业-场景-制度”三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政策上的先行先试优势、应用场景覆盖上的全场景优势,持续完善智能网联汽车政策标准体系,确保智能网联汽车尤其是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的车辆运行的安全监管,稳步推进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的规模化、商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