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浦东观察 > 文章详情

打通民意直通决策平台,滴水湖畔这个市民圆桌会议为规划注入民生温度

转自:浦东观察 2025-08-16 16:04:12


作为滴水湖畔商户,一线画廊主理人张浩杰发现,虽然环湖辅道规划了停车位,但是遇到周末及节假日的时候,停车就会很困难。“很多客人需要吃饭或者休息,但往往会因为停不了车而离开,留不住客人。”


围绕如何缓解节假日停车难、如何升级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如何提升滴水湖区域生态环境以及如何促进商文体旅发展等问题。近日,市信访办、市国资委信访办、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南汇新城镇、上海城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与11名市民代表在滴水湖边齐聚一堂,举行“同筑年轻城 共话滴水湖”——“十五五”规划人民建议征集市民圆桌会,共谋发展,共话未来。



汇聚多元主体智慧


为深入贯彻“十五五”开门编规划理念,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临港新片区工作站联合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城投集团联系点,通过市民圆桌会,打通“民意直通决策”平台,聚焦滴水湖区域发展战略,以民生关切为切入点,为规划编制注入鲜活的民生温度。


南汇新城镇人大代表、综合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管理中心主任王琳建议,提升交通服务,缓解节假日市民游客停车难,她希望挖掘停车资源,将一些场地作为集中停放的地方,游客停车后用短驳车接送。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景观院副院长蒋文彬建议探索林地共享新模式,通过林下空间活化利用植入停车、运动、研学等场景,“促进空闲林地转化为开放式绿洲,实现生态价值与消费、文化功能的有机衔接。”


滴水湖是临港的标志,也是临港的一张名片。上海海洋大学生命学院副院长、环境DNA工程中心副主任张玮建议利用水生动植物净化水体,进一步加强对滴水湖水质的科学养护。同时,希望科学规划并设立专门的垂钓区域,疏导公众休闲需求。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育培训中心招生主管雷蕾是一位跑步爱好者。结合日常环湖跑的实践,他希望继续加强运动基建,“沿10公里环湖跑道上布局双温直饮站与急救补给点,设置智能存包柜网络并联动商业体共享资源,改造增设共享淋浴舱,打造含充电、维修、文化展示的智慧运动驿站。”


而来自明珠临港小学的学生代表朱玥煊则提出 可以充分利用临港的已有资源,开展特色夏令营夏令营。“比如依托大学城教育资源,联动海洋、海事等大学开设深潜器探索营,结合电力大学开发新能源实验工坊,与海昌海洋公园共创沉浸式海洋科普剧场,构建寓教于乐的科创启蒙基地。”


打造“世界海岸-未来之城”


作为临港新片区建设主力军,上海城投兴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城投兴港”)将依托全产业链优势与专业能力,紧扣“规划一幅图、建设一张网、管理一块屏”的智慧城市治理目标,统筹推进城市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


滴水湖核心区在“十四五”期间通过精细化运维和多元化发展,显著提升了生态品质、商业活力及文体旅体验。先后完成樱花岛、月季园等景观改造,投放滤食性鱼类改善水质,引入智能设备如无人割草船、巡扫机器人等,实现运维智能化。


城投兴港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环湖19栋商业建筑已开业13家,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50%,地铁配套商业空间计划打造二次元文化中心,兴港城引入知名餐饮品牌。文体旅融合中,推出多样化水上产品,如主题游船、帆船体验、水上冲浪等,并举办烟花秀、斯诺克巡回赛等超120场赛事活动,吸引超100万人次参与。通过“Hi临港”小程序、裸眼3D屏等数字化手段提升影响力,旅游人次从2021年的346万增长至2025年预计的986万。在“十五五”规划中,将聚焦生态修复、智慧化管理、商业多元化和优质服务,致力打造“世界海岸-未来之城”,吸引更多游客休闲度假。



今年是‘十五五’规划编制年。市信访办人民建议征集处负责人表示,按照‘十五五’规划‘百家访谈、万家调研’公众参与工作方案,‘十五五’规划人民建议征集活动正全面开展。依托‘1+16+N’征集网络,线上线下相结合,倾听市民群众对上海未来发展的‘金点子’、好建议。举行的不设题、专题线下活动70余场,已有1800余名市民参与其中为规划编制注入民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