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崧泽遗址博物馆的远古陶片到中华印刷博物馆的活字方阵,从金山枫泾的水乡街巷到宣纸文化园的青檀工坊,再到新安江畔的渔舟唱晚,历经近一个月时间,由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主办的2025国家“指南针计划”考古夏令营活动于日前落下帷幕。
据悉,此次考古夏令营活动以“探寻水墨徽州、赓续中华文脉”为主题。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介绍,这既是一场研学活动,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中“爱国”主题的具体实践。
本次考古夏令营分为一级营(网上报名海选)、二级营(指南针基地半日营)、三级营(上海一日营)、行前营、四级营(5天4晚徽州行)。经过一级营、二级营的选拔,脱颖而出的优秀营员分三批开展了三级营一日研学,前往博物馆、古镇、画村等上海多个文化地标,在参观体验中了解中华文化变迁、触摸脉络并汲取艺术精髓。
历经一级营、二级营及三级营的层层历练,最终30名营员成功晋级,开启五天四晚的徽州行四级营研学之旅。
营员们溯江而行,近距离感受黄梅戏魅力,通过跟学经典剧目体验传统艺术;聚焦新安江渔业文化,在观看九姓渔民捕鱼表演后成立探秘团,深入了解撒网、丝网捕鱼及鸬鹚捕鱼技艺中蕴含的生态智慧;以“古代组”与“现代组”对比方式探究水质监测,从古人“天人感应”术与现代COD检测实验中,领悟古今对自然的敬畏与守护之道。
整个研学过程,营员们共完成了12个不同主题下的61项探究报告,制作了26条优质的成果展示视频,30册精致的研学手账,22个策划方案。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表示,这是一次开启新的学习方式的尝试,也是学生们五育融合发展的素养提升之旅。
“指南针计划”是以挖掘与展示中国古代发明创造价值为主题的青少年教育项目。自2010年起,虹口区便启动了旨在传承与发展中华古代科技的“指南针计划”。其中,国家“指南针计划”考古夏令营每年暑期开展,面向全区小学四年级及以上、初、高中学生招募营员,是全公益性质的夏令营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4届。
记者:张燕丽
图片: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编辑:张燕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