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崇明 > 文章详情

面对高温“烤”验,这些解暑误区老年人要知道!

转自:上海崇明 2025-08-16 09:26:33

炎炎夏日,不少老年人的微信群又被“中暑就喝藿香正气水?”“待在室内就不会中暑?”等老传言刷屏,其实有些做法不仅没用,还可能把老人送进ICU!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误区一:中暑就喝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水并非中暑特效药,使用不当可能加重症状。藿香正气药性偏温,适用于夏季暑热湿盛、汗液大泄、肌肤毛孔开放时避热趋凉、忽冷忽热造成的不适症状。而长时间在高温暴晒的环境下活动导致的中暑并不适用藿香正气水,甚至可能“火上浇油”,导致病情加重。此外,由于藿香正气水含有酒精,注意不能与头孢类药品合用。

误区二:待在室内就不会中暑?

中暑跟人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通风条件等相关,并非只有在太阳下暴晒才会中暑,长时间待在密闭无风、高温高湿的室内也会中暑。值得注意的是,当人从高温的室外回到室内,且室内空调温度过低时,可能出现怕冷、发热、腹痛吐泻、无汗、胸闷等症状,这也是中暑的一种表现。

误区三:夏季要多吃“苦”味食物?

夏季天气炎热,有些人会出现食欲不振和心火过旺的状况。带有苦味的食物大多性属“寒凉”,具有清热消暑、清心降火、增进食欲的功效。因此,“夏吃苦,胜进补”的说法得到广泛认同。但过重的苦味会刺激胃肠道,并非人人都适合,婴幼儿、老年人、经期女性、消化道疾病患者及对苦味敏感的人群不建议过多食用。

一旦发生中暑了怎么办?

一旦出现高温中暑症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 转移:迅速脱离高温环境,将患者转移至通风良好的阴凉处,平卧,解开或脱去衣服散热。

2. 降温:使用湿毛巾或者冰袋冷敷患者头部、腋下及大腿根部。根据实际情况创造降温条件,如使用风扇、空调等工具促进表面水分的蒸发。

3. 补充盐分水分:患者清醒时可以适量补充含盐或者电解质的清凉饮料。

4. 急救:出现重症中暑症状如昏迷、抽搐等,在试图给患者降温的同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进行专业救治。

三招识别健康陷阱

查来源:认准医疗机构官方账号和具有执业资质的专业人士发布的科普内容。

辨话术:警惕“100%有效”“彻底治愈”等极端表述,以及“纳米技术”“量子疗法”等伪科学包装。

多核实:遇到可疑健康信息,可通过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等官方网站查询。

信息综合: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河南疾控

编辑:顾佳丽

责编:朱竞华、顾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