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机辅助胰腺实性占位超声内镜多模态诊断技术
第一完成人:消化内科 何相宜
第二完成人:消化内科 周春华
第三完成人:消化内科 张 玲
瑞金医院内科奠基人邝安堃教授曾教导学生:“做学问,不要只做人家做过的事情。”是的,一切科学的进步与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医学更是如此。百十年来,“勇于创新”成为了所有瑞金人的精神内核,他们坚持完善科研体系的基础上,一次次把创新成果写在病人的健康本上。
01
微小阴影
67岁的张阿姨最近三个月苦不堪言:她的食欲突然“消失”,面对美食毫无兴趣,更令人忧心的是体重骤降10斤,身体仿佛在“漏气”。在当地医院进行了抽血、胃肠镜、CT等一系列检查,却未能揪出病因。带着不安,她前往上海瑞金医院寻求答案。
接诊的消化内科主任邹多武,仔细询问病史并认真查阅了张阿姨外院的所有检查资料。最终,他在一张外院CT片上敏锐地捕捉到了胰头部一个极其微小的“可疑阴影”。邹主任立即安排张阿姨入院进行更精准的检查。
随后的胰腺增强扫描(胰腺CTA和MRI)结果证实,胰头确实潜藏着一个约1厘米的“小病灶”。这个病灶形态不寻常,伴有近端主胰管轻度狭窄和远端胰管轻微扩张,性质一时难以确定。
02
镜下遁形
这微小的“不速之客”究竟是什么?炎症?还是更凶险的病变?
为了明确诊断,邹主任安排张阿姨参加了瑞金医院的胆胰多学科诊疗(MDT)会诊。专家们展开了讨论:病灶的影像学强化方式及主胰管表现更倾向于炎症,但炎症却无法解释张阿姨明显的消瘦和食欲不振症状。一个疑问悬在大家心头:这会不会是一个善于伪装的“早期刺客”——小胰腺癌?
随后,邹主任建议进行超声内镜(EUS)检查。MDT团队的消化内科何相宜医生为张阿姨实施了检查。EUS就像一把自带“透视眼”和“触觉感应”的内窥镜,能深入胃或十二指肠,近距离细致观察胰腺。在特殊视角下,这个“小病灶”露出了马脚:它起源于分支胰管,造成了分支管道堵塞。更关键的是,其“纹理”特征以及在EUS下的间接征象,结合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的表现,均更符合恶性肿瘤的特征!
何相宜医生随即在超声内镜引导下进行了“精准取样”——细针穿刺活检(EUS-FNA)。病理报告一锤定音:胰腺腺癌!这个狡猾的“早期刺客”终于被成功揪出!
万幸的是,得益于极早期的发现,张阿姨被迅速转诊至胰腺外科。许志伟、王伟珅医生为她成功实施了“胰十二指肠根治术”,彻底清除了隐患。手术顺利,张阿姨术后恢复良好,重获健康生活。
03
小胰腺癌:早期发现是关键
数据显示,当胰腺癌直径≥2cm时,多数已发生局部侵袭或转移,预后极差。而直径小于1cm的微小肿瘤,手术切除率可超过90%,患者5年生存率高达70%-100%。因此,早期发现和诊断是提高胰腺癌生存率的生命线。
尽管肿瘤标志物检测、腹部B超、CT、MRI乃至PET-CT已成为胰腺癌筛查的常规手段,能发现许多胰腺占位性病变,但它们对等信号或直径小于2cm的小病灶诊断能力仍显不足。提升小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水平,是当前临床面临的核心挑战。
04
穿透 “迷雾” 见真章:
超声内镜(EUS)
超声内镜(EUS),或称超声胃镜,能够在胃或十二指肠内以最近距离对胰腺进行个体化、实时的高分辨率扫描,甚至可检出小至5mm的胰腺异常回声,是目前诊断胰腺肿瘤最敏感的技术。
然而,EUS诊断高度依赖操作者的经验,不同医疗机构在EUS操作和诊断方面的经验积累程度存在客观差异。人眼识别图像存在局限,难以分辨EUS图像中细微的纹理和形态变化,导致结果可能出现偏差。同时,EUS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术(EUS-FNA)也存在假阴性率和误诊率,其准确性受病灶位置、操作者技术、穿刺次数以及患者是否伴有慢性胰腺炎等因素影响,尤其当肿瘤小于1厘米时,敏感性和准确性会显著下降。
05
AI赋能:
突破人眼局限,提升诊断精准度
鉴于EUS人眼识别的主观局限以及FNA结果的固有不足,开发全面、客观、精准的辅助诊断系统迫在眉睫。
为突破这一瓶颈,瑞金医院消化内科团队基于长年积累,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成功构建了基于EUS的多模态、多分类胰腺实性占位AI辅助诊断系统。该系统能协助内镜医师在操作中实现对胰腺疾病的客观、精准定性及定位诊断,从而及时指导后续治疗。目前,该多分类模型的诊断准确率已达91.8%。
这套AI系统如同赋予医生一双“超级眼睛”,能深入分析图像中人眼难以察觉的细节,有效减少主观误判,显著提升诊断准确性。它具备强大的学习能力,通过持续学习海量病例图像、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及最终病理确诊结果,不断优化自身,变得越来越“聪明”和精准。更重要的是,AI辅助系统能有效赋能基层医院和经验不足的医生,提升整体诊断水平,让更多患者,无论身处何地,都能获得及时、准确的诊断。
未来,团队将继续完善这一多模态、多分类的EUS-AI系统,将其从传统的图像解读框架向更高维度拓展。通过融合多维度生物信息(如分子病理)、预测疾病演进轨迹、并联动治疗决策支持,最终实现“诊断-治疗-康复”全链条的精准化管理,让更多像张阿姨遭遇的隐匿“胰腺刺客”无处藏身,让更多患者赢得宝贵的救治时机。
向下滑动查看所有内容
相关门诊时间:
邹多武 主任医师:周一上午、周一下午(国际医疗部)、周二下午
周春华 主任医师:周一全天
何相宜 副主任医师:周三下午、周五上午
张 玲 副主任医师:周二下午、周四上午
许志伟 副主任医师:周一下午、周四下午(国际医疗部)周五上午
王伟珅 副主任医师:周四下午、周五下午
欢迎转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