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是人体内一种主要的常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它不仅是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还可以保证大脑工作,抑制大脑异常兴奋。
女性一生中有四个关键的补钙阶段:生长期、妊娠期、更年期和老年期。其中,妊娠期对钙的需求尤为突出,因为胎儿80%的骨量都源于母体,在此时期不仅要满足孕妇自身对钙的需求,还要满足胎儿生长发育所需的钙。
如果孕妇在妊娠期钙摄入不足,不仅会影响胎儿的骨骼和脑发育,还可能增加孕妇骨质疏松的风险。因此,孕期补钙一定不能忽视。
孕期每天需要补多少钙?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 2022 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怀孕妇女在孕期的不同时期所推荐的钙摄入量是不同的。一般孕早期(孕12周以前)建议每天摄入钙 800 mg,孕中晚期(孕12 周以后)直至哺乳期结束建议每天摄入钙 1000 mg。
但需要注意的是补钙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钙会增加胃肠道负担,引起便秘、恶心、呕吐等,还可能会导致尿路结石的形成。由于钙与铁、锌等矿物质存在竞争性吸收,过量补钙还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或锌缺乏(影响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孕期钙摄入量不要超过 2000mg/天。
如何合理地补钙呢?
日常饮食是补充钙的最佳途径。
孕妇可以通过摄入富含钙的食物来满足钙的需要量。牛奶及其奶制品含钙量高且易于吸收,可作为孕期补钙首选。普通纯牛奶100ml含钙约104-120mg,高钙牛奶100ml含钙约130-150mg,但吸收率可能低于天然乳钙。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孕妇孕早期每日摄入奶类300g,孕中晚期每日摄入奶类300-500g,如果不喜欢喝牛奶或乳糖不耐受,可以尝试酸奶或无糖奶酪等乳制品替代,这些乳制品的钙含量与牛奶相当,同样能够满足孕期补钙需求。
除牛奶外,豆制品、鸡蛋、鱼虾、和部分绿叶菜(如苜蓿、苋菜等)含钙量也较高,且营养丰富,也是孕期补钙的理想选择。
富含钙食物举例
仅靠食补可能不足以满足孕妇对钙的需求,此时还需额外补充钙剂。市面上的钙剂有很多品种,比较常见的有碳酸钙、柠檬酸钙、醋酸钙等。这些钙剂之间有什么差异呢?
碳酸钙属于无机钙,其优点是钙含量高(40%),有较高的性价比,随餐服用吸收好。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碳酸钙的吸收依赖于胃酸环境,可能会与胃酸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从而导致腹胀或便秘等不良反应。因此,这类钙剂更适合胃酸分泌正常且没有便秘问题的孕妇服用。
柠檬酸钙属于有机钙,其优点是吸收率高,不依赖胃酸,因此对胃肠道的刺激较小,可降低便秘风险,适合孕吐严重或胃酸分泌不足的孕妇。但柠檬酸钙含钙量含量相对较低(21%),可能需要多次服用才能达到理想的补钙效果。
醋酸钙也属于有机钙,它的优点是溶解性高,吸收好,并且能在肠道中与磷酸盐结合,可以降低磷的吸收,适合肾功能异常或高磷血症的孕妇。但醋酸钙的市场价格相对较高,长期大剂量服用还可能引起代谢性碱中毒,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钙剂之外,还有一些新型钙剂例如氨基酸螯合钙,其优点是吸收率高(60%–80%),对胃肠道刺激小,可空腹服用,适合预算充足或有吸收障碍的孕妇。
钙的吸收和利用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需要多种因素协同作用。例如,草酸和植酸会与钙结合形成不溶性化合物,从而降低钙的吸收率,因此建议孕妇适当控制菠菜等高草酸、植酸含量食物的摄入。
此外,单纯依靠膳食或钙剂补充并不能保证钙的良好吸收,还需要配合适度的阳光照射和运动。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适当地晒太阳能够帮助孕妇更好地吸收钙。
在春冬季孕妇可将面部和双上臂暴露于阳光下20-30分钟,由于夏季由于暴露部位较多,阳光下晒10分钟即可。同时进行适度的、温和的运动,例如散步、孕妇瑜伽等以促进钙质吸收。
通过饮食、晒太阳和运动三管齐下,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钙的吸收利用率,满足孕期的特殊营养需求。
[1]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补钙和维生素D对骨骼健康的必要性[J].中4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8,8(3):112-114.
[2] Yang M,Yao M A,Jia H,et al.Bone mineral density analysis in puerperium women with normal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early pregnancy [J] .Chinese Journal of Osteoporosis,2017,6(2):45-47.
[3]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22)[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4] 朱剑虹, 戴爱兰, 苏二. 孕期补钙知多少[J]. 科学生活, 2024, (12):24-25.
[5] 杨月欣, 王光亚, 潘兴昌. 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M]. 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8.
作者:贺梦婷 曾获首届上海市大学生营养专业技能大赛二等奖,现主要专注于孕妇膳食与骨密度关系的研究。
审阅:朱婷玉,阮慧娟
门诊预约请点击链接☞:临床营养科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