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平台藏担当
“小窗口”彰显大情怀
在高墙与社会之间,有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平台,却日复一日传递着法治温度、回应着群众期盼,它就是上海市新收犯监狱指挥中心的24小时服务热线:021-69207230。
这个不足几平方米的工作平台,既是展示监狱公正执法的“第一窗口”,也是高墙内外的“连心桥梁”,更以务实行动践行着“司法为民”的宗旨,彰显着新时代监狱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PART.01
✦
✦
打造“第一窗口”:
让公正执法在细节中彰显
✦
上海市新收犯监狱作为收押上海成年男犯的重要关口,也是罪犯家属接触监狱的“第一窗口”。监狱服务热线的每一次接听、每一句回应,都在诠释着司法为民的理念。
为此,监狱积极畅通来电来访渠道,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开通24小时便民服务热线,专门组建民警接线员队伍,并制定《服刑人员家属常见咨询问题答疑手册》,定期开展业务培训,规范应答流程,提升服务质量,依法回应罪犯家属关切。这种“透明化”的服务,让家属感受到的不仅是信息的畅通,更是监狱执法的公正与文明。
监狱24小时服务热线日常承担着繁重的沟通任务,平均一天接听20多个电话,年接听量达8000余次。
因监狱新收罪犯特性,许多新收罪犯家属对其情况不了解又十分关心,重复咨询的情况时有发生。一个电话接听半小时乃至一小时是常态,甚至出现过因热线被长时间占线而遭投诉的情况。即便如此,民警接线员始终保持专业耐心,以法言法语规范回应,既彰显执法刚性,又传递司法温度,让监狱公正执法形象在细节中熠熠生辉。
PART.02
✦
✦
架稳“连心桥梁”:
让司法为民在高效服务中落实
✦
高墙内外的距离,曾让罪犯家属的合法诉求难以传递。监狱24小时便民服务热线的设立,彻底打通了这条“梗阻路”。
罪犯张某(化名)的妻子曾因孩子无法上户口万分焦急,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通热线,当天就收到了监狱反馈。监狱民警积极协调服刑的张某提供材料、联系相关部门,短短半个月就解决了他们的难题。
这样的案例并非个例,从“反映问题”到“解决问题”的闭环机制,让家属感受到司法关怀,也让罪犯能安心改造。这座桥梁,不仅连接着家庭与监区,更承载着“改造罪犯”与“服务群众”的双重使命。
PART.03
✦
✦
厚植“为民情怀”:
让法治温度在点滴中传递
✦
监狱的责任,从来不只限于高墙之内。服务热线用一次次主动担当,积极践行着司法为民宗旨。
2024年,一位老人拨通热线反映,其前租客正在监狱服刑,不仅拖欠房租,还有个人物品滞留在房内。接到电话后,监狱接线员及时联系监区,督促罪犯联系家人处理物品,并积极跟进处理进度,最终解决了老人的困难。老人特意来电表示感谢。
服务热线以“多想一步、多问一句,多做一些”的坚持,将法治的温情延伸到了社会角落。
同时,面对罪犯家属关于减刑假释政策、权利保障等专业咨询,指挥中心接线员们耐心细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法律条文,让法治观念在罪犯家属心中生根发芽。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实则是监狱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践行司法为民的生动体现。
一年8000余通电话、8000多次应答,这个数字背后是无数个家庭的安心,是无数次矛盾的化解,是无数份对司法公正的信任。
上海市新收犯监狱24小时服务热线,用坚守证明:真正的担当,不在于平台大小,而在于是否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声量高低,而在于能否在高墙内外,架起一座彰显司法公正与温度的桥梁。
这,正是新时代上海监狱工作高质量发展最生动的诠释。
为您推荐(点击阅读)
1、绿茵逐梦续传奇 蓝盾巅峰再问鼎
2、【我执法我普法】帮人、帮忙,别帮信|墙案启示第三集
3、新警入列!2025 年新招录监狱民警“成长进行时”
编辑:许立春
供稿:新收犯监狱 董本东
长
按
关
注
了解更多上海监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