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今日闵行 > 文章详情

莘庄曾有座城隍庙,据传还与林则徐有关?丨闵行情

转自:今日闵行 2025-08-14 21:59:03

闵行

经历了千年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

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学基础

它们是民间智慧和经验的结晶

更是时光在闵行这方土地上驻足

并留下的印记

我们需要去打捞属于自己的故事

更需要把故事讲下去

“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二十八季,我们邀请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的来诵读《小辰光,那些故事——闵行民间文学汇编》今天,你将听到的是《静夜闲听——林则徐和格思堂》。

莘庄原有一座城隍庙(20世纪60年代初,修筑莘建路时拆除),位于莘庄老镇北街口(今邮政局),庙内建有戏台,后殿有格思堂。堂上的匾额据说是林则徐书写的。但是堂堂禁烟名臣,当过封疆大吏的林则徐为何要给这座小镇的城隍庙来题额呢?

据说,林则徐青年时代穷困潦倒,竟然一路流落,因为无力维持生活,只能卖字为生。清嘉庆十六年(1811)夏天,他流落到了莘庄,在城隍庙戏台下寄居。他在此早出卖字,晚归露宿,勉强糊口,竟然有半年之久。

位于莘东路上的原上海县实验小学

一天,在城隍庙西边的会真道院里发生了一件怪事,当家法师做梦梦到了城隍老爷对他说:“住在城隍庙门口的林宫保,我每天早上恭送,每晚恭迎,实在是累死小神了。”道师就问城隍老爷:“这林宫保是哪位?我们小镇小庙的,哪有这号人物?”城隍老爷说:“是那个卖字的林则徐,将来要当封疆大吏,我这个地方小神怎么敢不巴结他?”

醒来后,道师真的找到了林则徐,给了他第二年参加会试的盘缠,果然,这个林则徐高中进士。后来,林则徐平步青云,任江苏布政使期间,途经莘庄,回想起往事,就在他当年留宿处附近造起一座格思堂,追思往日,勉励后来人。

格思堂后来被作为莘庄小学(今实验小学、莘庄镇小学共同的前身)幼稚班的课堂,毁于抗战后期。

林则徐曾流落莘庄 施瑞康绘图

2023年5月起,区政协办公室、区教育局、团区委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了“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陆续邀请闵行区多所学校的青少年一起来读好书、善读书、懂历史、爱家乡,合力推动“闵行情”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第二十八们邀请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的来诵读《小辰光,那些故事——闵行民间文学汇编》本书作为“发现闵行之美”文史系列丛书中“民艺乡俗”辑中的一册,从口头文学到书面文字,在尽量保持民间文学“原始状态”的同时,紧扣本土特色和风情,当翻开这本书的时候,确能感受到浓郁的民艺乡俗、生活气息,感受到普通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和英雄人物英勇无畏、惩恶扬善的正义力量。

2025年8月起,第二十八季正式开启,每个工作日的21:30,我们不听不睡!

一起聆听闵行声音,发现闵行之美……

朗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付涵语
编辑:陈依婷

初审:向琴(实习)

复审:何婷婷

终审:徐雷冰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