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热线”期间,市房管局办公室、团工委结合党建引领物业治理和12345热线“削峰斩尾”重点工作,组织市、区两级房管系统团干部、团员和青年到市962121物业服务热线呼叫中心进行岗位体验,在接听旁听热线的基础上,通过拨打先行联系电话,进一步了解市民群众“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有效增强解决市民诉求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切实解决好市民群众急难愁盼贡献青春力量。
根据夏令热线活动安排,我参加了2025年度“夏令热线”活动,深入了解房管领域居民来电。
一上午,接线大厅应答声不断,居民诉求涉及了房管领域多个条线,既有物业维修、群租投诉、加装电梯,也有新房交付、中介纠纷、保障房申请等。在先行联系环节里,接线人员需要在短时间内听取居民诉求,补充记录要点,区分责任主体,并根据轻重缓急快速响应、准确分流。
通过本次活动,了解了物业服务热线的接线流程,切实感受到热线如何深度参与基层治理,助力解决居民急难愁盼的身边事。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有机会参加“夏令热线”旁听活动,很有意义。
市物业中心 胡奕可
在962121物业服务热线呼叫平台里,接听声此起彼伏,每一通来电背后,都连接着一个家庭的急难愁盼,都承载着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具体期待。作为物业行业的一名青年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夏令热线"的接听工作,让我对“民生无小事”这句话有了切实的体会。
物业服务热线作为连接政府、企业与市民的重要纽带,其运作机制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到民生诉求的解决效率。在引入AI智能语音客服系统后,热线接通率显著提升,应急响应能力不断增强。这些机制创新告诉我们,现代物业服务已不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需要构建系统化、智能化、人性化的智慧物业生态。
在接听电话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业服务的复杂性与挑战性。从公共部位的管道维修到自有家用电器的故障,从停车费政策咨询到物业服务投诉,诉求的多样性远超想象。面对居民或焦急,或愤怒的情绪,专业接线员们总能以热情和耐心化解矛盾,这种职业素养值得我们每一位物业人学习。这些实践经验表明,物业服务的价值不仅在于解决具体问题,更在于传递一种安心与信任。物业工作看似平凡,却直接关系到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物业行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物业服务热线的实践告诉我们,未来的物业服务应当更加注重科技赋能与人本关怀的结合。AI接电的应用只是开始,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探索AI大数据分析在智慧物业生态中的可能性。同时,作为青年物业人,我们更应当培养“民呼我应的”担当精神,将每一次接电都视为践行初心的机会,在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中诠释“人民城市”的理念。
市保障中心 崔佳蕾
今天,我有幸走进962121物业服务热线呼叫平台,作为一名“住保人”参与了2025年夏令热线的岗位体验,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小时,已经足以让我收获满满,心潮澎湃。
首先,我认真观摩了“12345”工单先行联系的接听流程,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每一通来电,都像是一份沉甸甸的期盼——“新市民”初来乍到诉说租房的烦恼;业主细细询问如何为租客办理居住证;一手房业主对小区配套提出中肯的建议……随后,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尝试接听电话。工单的数量越多,我越深刻地体会到先行联系工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它不仅是信息的初步汇集,更是为后续精准高效解决问题奠定基础。每一通电话的背后都是热线服务人员日复一日的坚守,他们凭借扎实的房管专业知识,迅速捕捉市民诉求的核心,清晰记录、精准分派,这条严谨高效的流程,展现的不仅是房管部门对外服务的专业素养,更是一线业务同事心系群众、传递温暖的为民情怀。
作为一名“住保人”,这次沉浸式的“有声”热线体验,让我深刻领悟到自己所做的住房保障工作正是在这“听得见”的服务与“看不见”的支撑间,共同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安居梦想。也增强了我对住房保障工作的责任意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严格标准要求自己,持续运用数字化手段为住房保障工作赋能。
市住宅中心 陈琛
此次活动,我走进市962121物业服务热线呼叫平台,参与旁听热线与12345热线工单先行联系工作。戴上接线耳机那一刻,响起的电话铃声在我耳畔此起彼伏,如同城市不断跳动的脉搏。按下接听键,我听到市民们急切焦灼的诉求,内心中城市建设那根弦也被不断拨动。作为此次“夏令热线”的参与者,我得以近距离感知这份城市建设沉甸甸的使命。
躬身一线,方知民情之真与使命之重。我通过旁听热线了解居民诉求,深切感受到这里是深入一线、直面民生问题的“前沿哨所”。真实生活中的问题远比想象中来得复杂:既有租客与房东沟通协调问题、客户对无良房屋中介的投诉;也有新房交付、老旧房屋维修问题;还有对保障性住房等政策的咨询问题。这每一通电话都显露出沉甸甸的现实分量,这正是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迫切期盼。这份期盼,正是我们改进作风、践行宗旨最真实有力的鞭策。面对市民的“急难愁盼”,唯有俯身倾听,急民所急,方能在群众的叙述中精准定位痛点,从“被动接听”走向“主动作为”。
放下耳机,心潮难平。二十载“夏令热线”风雨兼程,承载的不仅是岁月年轮,更是城市治理者“听民声、解民忧”的永恒承诺。身处服务人民、治理城市的第一线,我更深切领悟到热线之“热”,正是城市治理者对民心温度的真诚回应;热线之“线”,则是连接个体诉求与城市宏图的坚韧纽带。唯有永葆这份“热”忱,握紧这条“线”索,在民声奔涌的潮头淬炼初心,持续推动城市现代化治理,让人民的城市真正成为人民诗意栖居的港湾。
市安监所 王可晗
供稿:团工委 市物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