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合作交流 > 文章详情

教育帮扶 | 静安区教育“组团式”援滇再出发,续写教育协作新篇章

转自:上海合作交流 2025-08-12 19:01:45

8月11日上午,静安区新一批“组团式”援滇教师队伍启程,奔赴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开展教育帮扶工作。他们将接过上一批援滇教师的接力棒,肩负起教育对口帮扶的光荣使命,以教育为桥梁、以奉献为信念,在中国的西南边陲播种希望、耕耘未来,续写静安教育帮扶事业的新篇章。

此次援滇队伍由静安区多所学校精心选派的七名优秀教师组成:由逸夫职业技术学校倪明和上海市第一中学刘俊江带领两支小队扎根广南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和广南县第十中学。其余五名队员是行健职业学院宋海涛、市北职业高级中学庄慧、华东模范中学崔建军、闸北第八中学马鸿翔、市西中学黄梅。

援滇教师们教学经验丰富、教研能力扎实,是静安教育的中坚力量。他们将以“组团式”教育帮扶形式,深入受援学校的教学一线和事务管理中,全面参与教学优化、制度完善和校园文化营造等重点工作,立足当地学情,为受援学校制定“一校一案”的发展方案,全方位助力受援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

教育帮扶工作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它承载着国家的使命,肩负着受援地区人民的期望。总领队倪明表示,将牢记使命、不负重托,不仅要把知识带到受援学校,更要把静安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务实的教学方法带到边疆课堂,在实践中书写静安区教育人的责任与担当。

自对口帮扶工作开展以来,静安区教育系统始终坚持“广南所需、静安所能”原则,持续深化教育“组团式”帮扶模式,推动教育援外从“输血”向“造血”转变。前一批援滇教师在助力学校提质增效发挥示范作用,取得了丰硕成果,赢得了受援地学校、师生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此次即将出征的新一批干部教师将立足当地教育实际,因地制宜开展精准帮扶。他们将在课堂中融合静安区教育优质教学资源,开展教学示范;在教研中与当地教师结成“成长共同体”,通过集体备课、课题共研、师徒代教等方式带动本地教师专业成长;在管理中参与制度设计与校园文化营造,为学校发展注入静安智慧。

援外有前线,更有后盾。为保障教师在支援期间安心工作、健康生活,静安区教育系统建立了完善的援外支持机制,配套提供生活保障、心理支持、定期联络、家属关怀等多项服务。各派出学校也积极落实“一对一”联系制度,常态化关心援外教师动态,确保组织关爱不断线、人文支持有温度。

教育,是跨越山海的力量;援外,是使命在肩的远行。从江南水乡到云岭高原,从都市课堂到山村校园,静安教师带去的不仅是知识与技能,更是希望与信心。他们用坚守书写责任,用奉献诠释担当,用一堂堂生动的课、一场场深入的教研、一项项扎实的管理改革,让教育的种子在边疆大地生根发芽。

静安区教育局将持续深化教育帮扶,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有序流动、落地生根,为建设教育强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贡献“静安力量”。

来源:静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