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虹口 > 文章详情

虹口藏着下一个文学爆款?马伯庸现身虹口书会!

转自:上海虹口 2025-08-12 17:16:54

著名作家马伯庸来虹口啦!

昨日,2025上海书展虹口分会场

暨第三届虹口书会启动仪式

在瑞虹天地太阳宫举行

随后举行的马伯庸主题分享会

再度点燃全场观众热情

11天?11年!

《长安的荔枝》原来有这样的故事

马伯庸作为知名作家,其作品《长安的荔枝》广受读者喜爱,改编成的同名影视作品,近期也在荧幕与观众见面。在分享会上,马伯庸围绕《长安的荔枝》分享了创作心得与背后的有趣故事。

马伯庸透露,创作灵感源于一次教儿子背诗。当背到“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时,有过十年上班族经历的他,思考起荔枝从岭南运往长安背后复杂的落地执行问题 。这一独特视角让他灵感迸发,仅用11天,废寝忘食地完成了这部作品。

实际上,这11天创作时间的背后,凝练了马伯庸11年的积累,不仅深入调研盛唐长安城的历史古迹、博物馆,了解当时的衣食住行,还与果农交流掌握荔枝的农学知识,观察运输途经地的地理环境。11年的厚积薄发与对“小人物”的共情,让《长安的荔枝》大获成功。

这里“俯首即拾皆是故事

上外毕业的马伯庸,对虹口十分熟悉,不仅经常在虹口街巷漫游,还对这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数家珍:“鲁迅、茅盾、郭沫若、郑振铎……虹口的名人足迹数不胜数,前几天我还专门去了一趟内山书店。”

访谈中,他特别提及在虹口街巷漫游的意外发现——西本愿寺旧址,这座20年代日本人建造的分院,采用了印度建筑风格,曾是对华文化侵略的据点,抗战胜利后被收回。“像这样冷门的建筑,其实就足以支撑起一个关于信仰与抗争的故事。从这种角度看,虹口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基因,包括犹太难民纪念馆,也是能够挖掘的点。”

▲西本愿寺旧址

马伯庸表示,虹口的文化资源要用更生动的故事和载体来激活,让当下年轻人能找到与历史的共鸣点。“北外滩、多伦路、山阴路……你会看到虹口‘俯首即拾皆是故事’,”马伯庸笑着说,“我也建议作家朋友不用总待在书斋里查文献,可以多出去走走。像虹口这样的地方,将这里的大街小巷走透,自然会有大量的素材等着去创作。”

这番分享恰与虹口书会“场景融合的悦读生态理念相呼应,书本与城市肌理的交织,为文化创作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养分。马伯庸的感慨道出了所有参与者的心声:“虹口在文化建设上的潜力深不可测,这里的故事,永远讲不完。

上海书展期间,虹口将以“书香虹口·悦读生活”为主题,通过“读书新生活”主线串联文旅商体展多元场景,将开展117场阅读活动,推动全民阅读与城市文化深度融合。活动详情戳此可看

记者:刘洋

图片:杨伯荣、主办方

编辑:刘洋

❶文旅商体展“梦幻联动”,虹口发布“必看、必玩、必购、必吃、必练”Must榜单嗨翻新一季!
❷42株大树集体“瘦身”!50岁老小区如何破解“绿荫围城”?
❸国家级!虹口这位企业家斩获“工信劳模”殊荣
❹来自虹口的他们载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