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杨树浦驿站国际时尚中心党群服务站、定海路街道凉州居委会、璐安社区服务中心联合举办了“共话人民城·瓶绘滨江色”——“人民城市”理念学习共建主题活动。来自社区的10余名“两企三新”人员子女参与了本次活动。
为了让“两企三新”人员子女深度感知人民城市理念的温度与力量,来自复旦大学的青年志愿者黎昱青带着精心准备的课程走进课堂,将厚重的理论化作轻盈的翅膀,以“大城小事”为经纬,用孩子们熟悉的社区场景作为切口,生动阐释了人民城市理念的核心内涵——城市建设依靠人民、城市发展为了人民、城市成果由人民共享。
黎昱青的讲述充满画面感,当她拆解“建设目标”时,投影里滚动着梧桐树下新增的休憩座椅、老旧小区加装的电梯;解读“关键领域”时,指尖划过屏幕上滨江步道串联起的博物馆与运动场;剖析“实施路径”时,又带着孩子们“云走访”社区规划师与居民共商改造方案的场景。
“为什么江边的工厂仓库变成了美术馆?”“爷爷奶奶在儿童乐园带娃时也需要歇脚处吗?”面对孩子们此起彼伏的提问,她用“人民城市人民建”的金钥匙打开思考之门,让抽象理念化作可触摸的生活图景。
这场沉浸式分享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荡起层层涟漪。当视频里播放杨浦滨江从“工业锈带”变身“生活秀带”的蜕变历程,孩子们凝视着画面中奔跑嬉戏的同龄人、江风中执手漫步的白发夫妇,明亮的眼睛里映出城市发展惠及全民的现实投影。社区菜场智慧化改造后缩短的购物距离,口袋公园里新增的无障碍设施……这些日新月异的“城市细胞”在讲述中鲜活起来,悄然镌刻下对共建共享理念的具象认知。
为引导孩子们将涌动的感悟转化为创造性表达,美术课程巧妙架设起理念落地的艺术之桥。在铺满阳光的画桌前,老师展开杨浦滨江地图:“看,这就是我们课堂里讨论的‘人民城市样板间’!”孩子们手持透明玻璃瓶——这些曾承载城市记忆的容器,此刻化作透视未来的万花筒。
笔锋流转间,童真想象与城市理想热烈交融。当杨浦大桥的钢索化作琴弦、防汛墙变身观景台,这些被童心解构又重构的地标,承载着孩子们对“人民性”最本真的诠释:城市应当如彩虹般包容,如游乐场般快乐,如家园般温暖。
活动尾声,陈列架上彩绘瓶在灯光下流转生辉。鱼翔浅底的生态江岸、人潮涌动的城市阳台、三代同堂的笑语剪影……斑斓色彩不仅是美学创造,更是童稚视角下的“人民城市宣言”。孩子们用稚嫩笔触完成了从认知到认同的升华——当建设者的后代亲手绘制心中家园,人民城市理念便不再是书本概念,而成为可描绘、可期待、可参与的未来承诺。
文字 | 成佳佳
图片 | 成佳佳
编辑 | 陈露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