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徐汇通 > 文章详情

“我的建议能进法条?”食品安全那些事,Ta们有话说→

转自:徐汇通 2025-08-12 06:56:30

“在完善餐饮服务环节管理方面,我建议餐饮服务人员定期进行体检、培训与学习。”

“在健全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制度方面,我希望借助二维码实现溯源,做到一码到底、终身溯源。”

“我建议建设360度无死角监控的健康后厨。”

……

近期,在徐汇区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漕开发工委基层实践站,《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修正案(草案)》立法征询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从线上意见征集到线下座谈会交流,各方声音汇聚一堂,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的“直通车”汇入立法修订进程,生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

线上线下齐发力

“基层立法联系点的主要作用是参与立法、监督执法、促进守法和宣传普法。我们在此举办立法征询会,有着双重期待。”虹梅街道人大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一方面,希望顺利完成条例修正案的意见征询工作,为立法提供丰富且多元的参考;另一方面,希望借助这样的活动,让市民走进基层立法联系点,深入了解基层立法联系点究竟是什么、日常工作是如何开展的。

此次立法征询采用“线上+线下”联动模式,构建起了立体式民意征集网络。截至目前,线上渠道已收集到13条来自社区居民、企业白领等不同群体的宝贵意见建议。日前举办的线下座谈会更是热闹非凡,汇聚了街道管理部门、市场监管部门、行政执法部门、食品行业、寄递企业以及居民代表等多方力量。大家围绕餐饮管理、信息追溯、监管优化等核心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修正案(草案)》意见征询座谈会

专业视角聚焦监管升级

座谈会上,各方代表从专业视角与民生需求出发,针对食品安全条例修订提出具体建议。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姚海燕从行业规范角度建言,强调需明确食品销售环节管理权归属市场监管部门,梳理食用农产品、食品添加剂等定义及监管要求,同时建议将大型连锁企业总部检查纳入条例以发挥引领作用。此外,她还提到了流动餐车、夜市搭建的帐篷等特殊情况下的食品备案资质问题,以及对食品原料追溯的重要性。

现场围绕餐饮管理等核心议题展开讨论

视频监控与信息互通是此次讨论的焦点之一。虹梅街道综合执法队一级行政执法员于瀚泽关注到草案第39条“关于食品加工制作关键区域安装视频监控设备”的内容,他建议明确强制性安装要求,并实现设备联网与信息共享,便于管理部门协同监管和执法。漕开发市场监管所副所长宋舒乐补充道,希望在立法层面明确安装范围和标准,并建立跨部门信息互通机制,助力街道办事处更好地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

食品寄递环节的安全同样受到关注。漕河泾邮政局副支局长阎珏提出,条例中关于“寄递最后一公里”的内容较少,尤其是冷链生鲜领域,建议增加相关条款,规范冷链生鲜基地到消费者手中的“最后一公里”管理。漕河泾邮政局营销经理范洁补充建议,针对“最后一公里”商品寄送,应强化产品外包装要求,防止因包装破损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针对食品安全全链条管理,代表们从源头把控与经营规范两方面提出建议。

作为小型经营者代表,翘曲咖啡主理人张商宇重点关注“溯源”问题,他建议为食品统一添加“可溯源”二维码,从源头把控食品安全。古美四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刘琛也支持二维码溯源,并强调要加强对外包装的监管,避免产品自我宣传误导消费者。怡桂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周华则提到部分外卖店铺存在的问题,呼吁通过完善条例规范其经营行为。

虹梅街道管理办工作人员施壮飞从消费者角度出发,谈到辖区内有25万园区企业白领,外卖需求十分旺盛。他建议,可将后厨环境、人员培训等情况通过视频形式在平台展示,同时公开相关人员信息,“这样既能让消费者吃得放心,也能为监管工作提供便利。”

据悉,这些凝聚各方智慧的建言将被系统整理、分类汇总,为《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修正案》提供重要依据。

记者:杨宜修、康家辉

编辑:陈海笑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