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看不清
忘记密码?
模糊搜索
作者搜索
标题搜索
正文搜索
摘要搜索
查看新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政情
上海一周
伴公汀
@康平路
直通200号
交汇点
海上755
市政厅
反腐记
大国之道
抗战·上海寻迹
经济
财经连线
产业观察
金融区块链
流量研究所
市场解码
任我行
产经
市场
城生活
财经
文化
文化观澜
文艺清单
文化视点
独家探班
观众席
文旅乐游
片场视听
汇演
艺见
许蜜桃
文汇人文之城
文汇讲堂
台前幕后
文化生活
文娱专访
文汇软实力
文汇馆长说
文汇青年营
文汇视讯
帮侬忙
新民帮侬忙
上海滩
民声
民声直通车
上海辟谣平台
人民建议
问答
读者
城市的味道
民生调查
区情
浦江眼
前沿风
郊野笔记
上海屋檐下
区域
Yeah!上海
十六区
郊野大地
侬好上海
城事更新
海上记忆
精选
新潮
便利贴
评论
观见
时评
新民眼
文汇时评
思想
上观学习
思想汇
深度
纵深
访谈
原点
视点
申观察
科教
教育在线
创新之城
文汇教育
科创前沿
科学新知
科创
教育
健康
医声医事
哎哟不怕
健康生活
我不是唐亿森
求医问药
第医线
医视野
一健通
杏林夜谈
体育
运动+
文汇体育
体坛专访
新民场外音
体坛话题
我在现场
社会
说法
案页
十二公民
社会
新民法谭
上海时刻
江江三人行
在场
文汇都汇聊
潮探007
冲呀花花采访团
魔都三棱镜
新视力
三分•天下
上海歆克勒
厉苒苒
晏秋秋
上海时刻
长三角
华东局
江南
长三角
城市志
会客厅
视觉
图数图说
见识录
大视界
观观观察局
文汇视觉
新民海报
图个明白
新民印象
直播
文汇理论
文汇大家聊
学林
论苑
智库
学人
数据
数据洋葱
要闻
时政要闻
国内
港澳台
北京来信
山海情
风物
京华传真
国际
世界观
大局观
海外惊奇
文汇环球
国际视点
哎哟歪
深海区
侨梁
浩峰说
顾问天下
天下
早读
时事
纵览
话媒堂
上官河
新民早报
汇闻
文艺评论
文汇文艺百家
文汇艺术
文汇经典重读
文汇建筑可阅读
文汇文艺评论
夜光杯
新民艺评
夜光杯朋友圈
十日谈
晨读
夜读
封面人物
纪实
国家艺术
金色池塘
为一个人逛一座城
夜光杯美文课
在读
文学报
新批评
文学现场
世界文学
朝花
朝花时文
笔会
笔会
读书
上书房
文汇读书
书人茶话
新声
新民新音频
听早报
上海闲话
品牌
大区势
企示录
一起来
金融圈
车天下
健面谈
文创+
文汇潮
品牌汇
都事汇
教育汇
健康汇
科技汇
文旅在线
山海汇
体坛纵横
文化视界
生活汇
新民汇
新民亲选
万象
援疆风采
喀什风情
爱我国防
专题
直播
上观号
电子报
解放日报
文汇报
新民晚报
上海日报
新闻晨报
上海法治报
社区晨报
东方体育日报
文学报
浦东时报
新民周刊
上海宣传通讯
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杨浦
>
文章详情
《上海市关于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若干举措》政策问答
转自:
上海杨浦
2025-07-15 09:48:59
政策背景
1.制定推出《上海市关于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若干举措》(简称《若干举措》)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互联网优质内容是讲好中国故事、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支撑。支持推动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是培育文化新质生产力、提升城市软实力的战略布局。当前,互联网内容创作行业发展迅速,上海始终欢迎并竭诚助力相关企业和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在这座城市施展才华、成就梦想。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更有力的政策引导和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生态,提升产业能级,进一步繁荣发展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更好弘扬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
2.《若干举措》的受益对象是哪些?
答:大家都很关心政策受益主体。创作者的身份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包括但不限于UP主、博主、签约创作者、创业团队(工作室)、MCN机构签约的达人等,关键是要创作积极传播正能量、社会认同度高、影响力大的优质内容(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
3.此次发布的政策有哪些亮点?
答:《若干举措》共9条措施,可概括为促进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沪九条”,涉及资金激励、人才政策、场景建设、出海扶持等方面,总的来看,有以下特点:
一是注重解决问题。政策制定过程中,广泛听取意见,学习先进经验,对各类创作主体和相关企业所关心的职称、落户、安居和配套服务等痛点难点问题,均有所涉及和回应。
二是注重政策衔接。重点聚焦人才政策等市级事权和有资源优势的事项,与侧重具体服务企业的区级政策适度区分、相互协同,着力发挥“1+1>2”的政策效果。
三是注重生态建设。既着眼当下解决急难愁盼,也立足长远针对空间载体、行业活动、金融资本、配套服务、场景开放、内容出海等产业链上下游环节投放要素,目的是搭建健全完善的产业“生态圈”。
四是注重政策创新。比如,在落户政策等方面对优质内容创作者倾斜;再比如,打通职业发展路径,包括支持平台企业备案职业技能评价机构,将优质内容创作者纳入人才计划、奖项评选和职称评定范围等,让创作者有更清晰的职业发展通道。
集聚区建设
4.黄浦区、杨浦区打造集聚区,有哪些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
答:黄浦区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200家,新引进科创民营企业480家,文化、体育、娱乐和科研技术服务行业的就业人数增长明显,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都市型科创服务体系。针对互联网内容创作领域,黄浦区发挥小红书总部效应以及金融科技产业优势,利用中央科创区、外滩第二立面等空间资源,重点吸引金融、科技、时尚类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主体入驻。同时,区内专业服务业优势明显,能在人力资源、法务、财税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
杨浦区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量质齐升”,“在线新经济”入选上海首批“市区协同”千亿产业集群,数字经济也首次成为税收贡献最大产业,并且B站总部位于杨浦,其二次元、知识类内容生态与高校氛围高度契合。目前,全区集聚数字经济企业超8000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占全市近五分之一。区内已吸引多家头部MCN机构和互联网内容平台入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因此,依托黄浦和杨浦打造集聚区,是匹配两区现有核心产业和头部平台的综合优势,为政策落地和集聚区的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奠定基础。当然,《若干举措》鼓励各区结合实际打造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产业链优势环节,优化全市产业布局。
5.如何形成市区两级政策协同?
答:关键在于发挥市级政策的统筹引导作用和区级政策的特色化、精细化实施能力。比如,在人才政策方面,《若干举措》解决了区级无相关事权的问题,加快人才要素向集聚区汇集;在奖补政策方面,市级政策对空间载体、优秀人才提供的奖补与区级政策叠加,进一步提升资金支持力度和相关主体获得感;此外,市级政策推动集聚区建立综合性服务平台、增加创作者和生态企业集聚数量、健全相关产业要素,与区级政策一道,形成政策“组合拳”效应。
内容创作
6.《若干举措》中提到的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主体合法权益保护快速通道,能提供哪些帮助?
答:市委网信办在集聚区开设网信服务快速通道,提供线上线下双轨服务。线上开辟“一站式”服务矩阵,依托集聚区政务服务系统的网信服务专栏,提供权益保护、合规指导、荣誉申请、立法建言等直通服务,创作者诉求可一键直达政策供给端。线下在集聚区定期举办大V沙龙等活动,加强创作者、平台、政府部门间的交流,组织网信领域专家与创作者互动答疑、上门服务,保障创作主体合规健康发展。
7.集聚区优质内容创作者,能获得哪些互联网领域的专属服务和权益保障?
答:主要有四类核心权益:一是创作支持“星光计划”,优质内容可推荐“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等国家级荣誉活动,支持向市委网信办自荐,可在集聚区一站式服务点办理。二是权益保护“盾牌行动”,帮助提升网上维权能力,如遇敲诈勒索、造谣诽谤、抹黑攻击、网络暴力、账号假冒仿冒等网络侵权行为,属地网信部门将优先受理、依法保护。三是技术赋能“合规引擎”,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政策解读和详细指导,提供安全好用的技术对接。四是立法参与“众智平台”,通过集聚区网络法治意见建议征集渠道,直递网络领域相关法律法规修订意见。此外,市委网信办还指导B站、小红书两大属地平台制定了支持优质内容创作的举措,全面助力优质UP主、博主发展。
金融支持
8.关于推进设立相关专项基金方面,有什么考虑?还有哪些金融政策配套支持?
答:拟新设上海市优质互联网内容投资基金。此外,拟对优质互联网内容创作者以及生态企业提供政策性担保,实行优惠费率,并对银行贷款给予不超过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50%的贴息支持。
人才政策
9.如何加大对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者的引进力度?
答:本市对获得重要奖项荣誉、在讲好中国(上海)故事中作出积极贡献的优秀创作者予以落户支持。将平台企业及MCN机构纳入重点文创企业名录,支持企业引进急需紧缺优秀人才。
10.有创作者反映,职业发展通道较窄、荣誉感获得感较低是痛点问题之一。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者将来是否也能参与相关职业技能认定?
答:是的。国家人社部于2020年设立并发布新职业“全媒体运营师”。近年来,人社部门逐步扩大全媒体运营师的职业技能评价资源供给,遴选上海市多媒体行业协会、咪咕视讯科技有限公司备案成为社会评价机构,面向社会开展全媒体运营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从创作者角度来说,年满16周岁且符合全媒体运营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申报条件的互联网内容创作者,均可向社会评价机构申请参加全媒体运营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11.在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者参与职称评审方面,本次政策有何新的安排?
答:职称评审是广大人才关切所在。聚焦互联网内容创作者的职业特点和成长路径,上海人社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针对性地完善职称评审通道和评价标准,在现有科技传播领域先行先试的基础上,指导开展工艺美术、艺术、文物博物、经济等专业领域的互联网内容创作者职称评审。同时,优化职称评审服务体系,支持自由职业者、小微企业创作者等各类人才参加评审,加大典型人物职业成长故事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激发人才活力。
场景资源
12.上海为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者提供哪些创作场景?
答:我们鼓励创作者积极产出展现上海城市形象、讲好中国故事的高质量内容,也努力为创作者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实景素材和拍摄创作空间。
我们统筹相关空间和活动,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便利,包括全市地标景区、文博场馆、特色街区、时尚空间、商业设施以及重大文娱体展活动。此外,集聚区内配备的直播间、录音室、摄影棚等也是重要的创作基础设施和应用场景。政策还鼓励市属国企、主流媒体与创作者进行内容共创、业务合作,注入更多的创作资源。
下一步工作
13. 《若干举措》出台后,接下来有哪些工作考虑?
答:一方面,做好宣传解读,提升政策触达率,让政策应知尽知。另一方面,推动落细落实,围绕政策门槛、覆盖对象等环节细化完善政策口径,提升政策的操作性、精准性,让相关的企业和创作者有更多获得感。我们的愿景,就是让上海成为互联网优质内容的“梦工厂”,让大家在此安心创作、名利双收,与城市共成长、与未来共腾飞。
资料丨
网信上海
编辑丨
吴百欣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