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黄浦 > 文章详情

她权益·共守护!黄浦打造多维协同的妇女权益保障体系

转自:上海黄浦 2025-07-12 17:07:42

近日,“她权益·共守护——妇女权益保障多元协商”在瑞金二路街道八号桥园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举行。此次协商由区人大常委会主办,依托“民生大家谈”平台,围绕《上海市妇女权益保障条例》(下文简称《条例》)的贯彻实施,聚焦妇女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区人大代表、社会团体代表、社区群众代表、专家学者和妇儿委成员单位代表等近40人齐聚一堂,为守护“她”权益建言献策。会议由黄浦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姚晓红主持,黄浦区副区长、区妇儿工委主任袁园出席会议并讲话。

“我们需要的不只是保障

还有平台和理解”

“现在年轻人因为各种现实压力,不结婚、不恋爱已成趋势,育儿成本又高。”来自街道一线的妇联干部丁乐妍建议,对多孩家庭在经济补贴和税收方面给予更明确支持,譬如二孩、三孩家庭在房产税等方面享受减免。此外,她也呼吁优化教育资源结构,让家长更安心、孩子更健康成长。

自由艺术从业者刘岩则从灵活就业女性的视角出发,提出目前缺乏展示渠道、收入波动大、社会保障缺失等问题。“如果能有为女性创作者专设的市集、社区空间,让我们更好展现价值,也能缓解被边缘化的焦虑。”她说。

企业代表沈悦带来了来自职场一线的经验分享。她所在企业建立女性赋能平台,设有导师机制、心理热线和专属哺乳室,帮助女性增强职场信心,也鼓励更多企业为女性员工提供成长空间与心理支持。

区人大代表、黄浦区法律援助中心倪文蝶副主任则聚焦于特殊困难女性群体的服务与帮扶。她建议,按照残疾女性、老年女性、外来女性等不同群体建立“分层分类”的需求档案,并在社区层面整合资源,建立综合服务站点,推动志愿结对机制落地,让低龄健康老人、社区能人与困难妇女之间形成互助联结,提升基层服务的温度与广度。

从法治宣传到未成年人保护

“她权益”需要系统守护

律师周晓结合平时工作实践提出,在职场中,女性遭遇性骚扰需要维权时,仍然面临“说不出口”的困境,“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制度明文规定,还有更广泛的社会认知和普法宣传”。她建议,用短视频、脱口秀等形式开展趣味普法,降低传播门槛。

区人大代表莫苇菁检察官介绍了“三人谈”的探索,他们通过整合教育、公安、妇联等资源,将性教育、网络安全与法律自护融合为一体课程,在校园中推进未成年女性的自我保护教育。“这不是哪一个部门能单独完成的,只有整合资源,才能形成合力。”她说。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周海旺则从人口政策与家庭养育成本的角度出发,指出“一个孩子18年平均支出超过120万元”,对许多年轻家庭构成现实压力。他建议,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才艺类课程补贴,增加寒暑假公益托管班数量;同时,在中学、大学、园区等空间开展情感关系、婚育观念等方面的讲座,“用靠谱的内容回应网络上极端声音”,帮助年轻人建立更健康的婚育价值观。

多元协商聚合力

法治保障添温度

近年来,黄浦区深入贯彻《条例》,不断提升妇女参政比例,优化生育支持政策,完善“六位一体”维权机制,推进公共母婴设施建设,建立“生育友好岗”推广机制。数据显示,黄浦女性在政治参与、经济发展等领域表现亮眼:区党代表、人大代表中女性占比超四成,居委会正职女性占比达71%;城镇女性从业人员比例上升,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中女性占77%;近四年“两病”筛查超2万人次,孕产妇死亡率连续五年为0,维权机制筑牢“防护网”。与此同时,也面临基层妇工力量不足、政策落实分布不均等挑战。

协商中,大家一致认为:女性已经成为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普及,妇女将迎来技术赋能的重大机遇。展望“十五五”,要坚持从法规政策的源头促进男女平等原则的落实,推进妇女发展工作体系更趋完善,各项政策支持更加优化。

本次协商活动议题聚焦、建言务实,充分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蓬勃生机。协商议事不是目的,抓好落实和转化才是目的。今后,黄浦区要进一步深化工作举措,推进妇女发展工作体系更趋完善,各项政策支持更加优化。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妇女权益保障体系,不断提升妇女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者 / 王子吟

编辑 / 孙冲

图片 / 王子吟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元·创联盟”探索数字艺术新消费:在焕新与破局中共绘黄浦未来

2. 全市最多!2025“必玩榜”公布,假期就来黄浦吃喝玩乐购

JOIN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