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杨浦 > 文章详情

大学与城共兴,城与大学同盛!这里有场关于“无界”的讨论

转自:上海杨浦 2025-07-12 12:41:33

杨浦高校云集,是科技人才集聚、科创资源丰富的创新策源高地。如何将多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让城市更好孕育大学、大学更好滋养城市,双向奔赴、共同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

近日,聚焦“大学的城市、城市的大学,何以无界”,一场关于大学与城市融合共促、创新发展的民主议事在位于大学路的上海五角场创新创业学院举行。市区人大代表、驻地高校师生、科技园掌门人和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共同开启了一场“头脑风暴”。

01

梦想无界

厚培“双创沃土”,打造创新创业第一站

杨浦有18万永远年轻的大学生,一直是创新创业的先行者。这些刚刚迈出校门的年轻人,选择杨浦作为创业首站的驱动力是什么?

“杨浦有一种底蕴,能让很多东西生根发芽”“杨浦是创新浓度高,非常有朝气有活力的地方”“从大学开始,生活在杨浦、学习在杨浦、家也在杨浦”……包容的环境、热烈的氛围,以及高校、科研院所密集的先天优势,都成为选择杨浦创业启航的原因。

毕业后接触到杨浦的各项扶持政策,我下定决心要留在这里”,在杨浦上学、在杨浦创业、在杨浦发展的胧爱信息科技董事长蒋公宝现场分享,“很多地方其实也有一些创业政策,但是大家不知道,杨浦有这个信息优势和创业氛围。”

上海埃思凯特科技公司总经理李静柯表示赞同,“我们就是一家很典型的教师创业代表,正是复旦大学、复旦科技园和复旦成果转化中心的共同助力,我们这个小众化的项目得以落地走向市场,把最前沿的技术转化为产品,服务于企业。”

大学如何与城市共生共长?创新创业的土壤如何培育?在杨浦这片高校云集、创新涌动的热土上,答案正逐渐清晰。

02

创新无界

打造“科创生态”,深化科技创新共同体

在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当下,创新效率至关重要。如何全链条提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构建全域覆盖的创新支撑体系,现场的讨论者带来了多元视角的意见建议。

“大学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政府培育的是土壤,但是创新的生态需要科技服务机构、科技园区、孵化器等多重主体共同打造。”市人大代表、上海启迪创业孵化器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威认为,创新创业涉及商业模式打造、人才培养、融资投资等诸多领域,是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资金链共融共促的结果,“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是让物理反应转变为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促进创新创业不只是给钱、给地”,区人大代表荆勇长期从事大学科技园服务工作,他认为,“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系统工程,科技园作为强整合平台,起到的是同类人、同行人、同心人的作用,与创业者有话可说、同向同行、感同身受”,建议要进一步深化大学科技园体制改革,发挥重要试验田作用,推动知识、技术、管理、劳动等生产要素有序高效流动,更好打造全球领先的科创园区。

对于讨论中提及的投资、融资有关工作,来自招商银行的沈光明代表表示,“今年杨浦还将新增一家支行和私人银行中心,这意味着杨浦创新创业的金融支持将获得进一步增强。我们也将继续做好对创新创业企业的资金服务工作,服务杨浦的科创全局。”

创新是杨浦的立区之本、金字招牌,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区科经委工作人员表示,将发挥政策牵引作用,搭建平台、链接主体,让项目和资金精准对接,需求和供给有效匹配,在服务科技创新、助力成果转化上出实招、见实效。

根据今年发布的《杨“数”浦新质秀带创新区建设方案》,杨浦将以构建全域创新发展格局为目标,建设全主体参与、全要素统筹、全链条加速的创新创业城区,积极打造“无界创新”的科技创新生态。

03

融合无界

深化“三区联动”,共谱“两共两美”新篇章

近年来,杨浦持续深化“三区联动”模式,不仅在创新链布局和产业链升级方面与高校深度融合,更在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推动校地协同发展方面积累了丰硕的实践成果,进一步推动高校周边城市更新提速、公共服务提质,共同诠释“共建和谐美丽城市、共创幸福美好生活”的丰富内涵。

四平路街道联合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发起的“四平空间创生行动”,正是高校专业教学和社会公共服务相结合的全新尝试,不仅激发社区居民参与街区治理的积极性,更为城区发展探索了一条“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路。借助“四平空间创生行动”,“NICE 2035未来生活原型街”顺利落成,为全年龄段人群提供一站式生活服务,让居民走出家门即可获得“遇到好邻居,拥有好环境,享受好服务,每天好心情”的生活愉悦。

同济大学的在读研究生程思睿将自研手语大模型FingerDance从实验室成功转化,实现新闻媒体、政务、金融、医务、教育等全场景AI手语播报,为听障人士搭建“有声”桥梁,助力无障碍智慧城市建设。他坦言“正是大学科技园的大力支持和社区提供的应用场景,我们的技术才实现了成果转化,进入市场、走向海外。”

同样的成功案例,还有位于五角场街道的“梦想盒子”,这个集党群服务与社创中心于一体的复合型党群阵地,让杨浦的烟火气与复旦的书香气相互交融,满足了社区与校区打破边界,共治、共创、共建、共进的美好愿景。五角场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秦恒表示,“梦想盒子”为社区里的年轻达人提供了平台,通过交流互动、融合共建,将各类资源充分联动起来,助力社区建设。

这场关于“无界”的讨论,不仅揭示了大学和城市双向赋能、共融共生的内在逻辑,更彰显了“大学与城共兴,城与大学同盛”的杨浦特质,也为打造更具活力、更可持续的城市创新生态汇聚了民智、启迪了思路。

文字丨成佳佳

编辑丨文茜婷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