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住房城乡建设管理 > 文章详情

上海市建设协会建筑外围护专业委员会成立

转自:上海住房城乡建设管理 2025-07-11 17:00:00

日前,上海市建设协会建筑外围护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成立,标志着上海建筑外围护领域进入标准化、专业化发展的新阶段。专委会将定期对建筑外围护结构开展“体检会诊”,制定维修方案,全面提升建筑外围护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上海市建设协会副会长、专委会主任徐勤表示,专委会的成立填补了上海在建筑外围护领域专业组织的空白。未来将通过制定行业标准、推广创新技术、培养专业人才等举措,系统提升建筑外围护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为城市建筑品质提升和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新动能。

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既有建筑面积已超过600亿平方米。然而,伴随新建和既有建筑的外围护结构质量问题却日益凸显,仅2024年,全国公开报道的外围护结构墙面质量事故超过600起,成为“悬在民众头顶”的安全隐患。目前,上海仍有超设计年限的幕墙建筑2000多栋,这些建筑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渗漏、材料老化、高坠等问题。

徐勤表示,建筑外围护系统是抵御外界不利环境的关键屏障,需应对风雨、极端温度、地震、冲击等多种挑战。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对建筑外围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针对建筑外墙渗漏、幕墙超期服役、材料脱落等风险,专委会将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厂商等开展技术攻关,重点编制公租房渗漏修缮技术导则,为政府管理和居民安全提供保障。此外,结合“好房子”建设要求,专委会将研究高品质围护体系标准,重点关注材料耐久性和系统性能优化。

针对居民住宅门窗更换热潮,专委会将联合相关部门制定《家装门窗技术标准》,从质量安全、施工规范等方面提供技术指导,并与物业服务企业合作,加强公共区域外围护安全风险识别。此外,将联合相关部门、单位等,对大型公共场所的屋面、外墙系统实施“安全健康监测”,提前消除隐患。

当前建筑外围护行业面临“标准不统一、技术碎片化、产业链协同不足”等问题,上海市建设协会会长武浩表示,专委会将整合资源,推动技术升级与产业协同,形成系统性解决方案,为建筑的第一道防线“强身健体”。

– END 
资料:中国建设新闻网

编辑:何清扬

责任编辑:施伟华
来稿请投:zjwxwxczx@163.com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新闻宣传中心

往期精选

“更持续·新发展”——2025年上海城市更新路演推介活动暨城市更新研讨会举办在即,快来看看有哪些内容和亮点?

【城市印象】骑行苏河,体验“校园风情”,见证上海高校百年变迁

【一江一河】滨水文旅消费新图景:“一江一河”沿岸新增两处“市级旅游休闲街区”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微博、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