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聚焦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专项公益活动——“人生A/B面”近日在上海、北京、广州三地共同举办。该活动由“淋巴瘤之家”主办,罗氏制药中国公益支持,旨在构建全新的医患互动平台,提高患者对于疾病规范化诊疗的认知,呼吁社会关注淋巴瘤治疗药物的可及性与可支付性。
记者从活动上获悉,近年来,创新药不断涌现,为DLBCL患者带来了治愈新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赵维莅教授指出:“淋巴瘤治疗方案的不断更迭,尤其是创新ADC(抗体-药物偶联物)疗法的到来,突破了20余年来DLBCL标准一线治疗方案的‘天花板’。”
对于患者而言,治疗就是“与时间赛跑”,必须抓住一线治疗“黄金窗口”。不少专家在活动现场也透露,近年来,T细胞免疫疗法飞速发展,正在引领着DLBCL二线和后线治疗的全面革新。“即用型”T细胞疗法的双抗药物,将成为DLBCL二线治疗的重要治疗选择。
创新药无疑为患者带来新希望,不过,其可及性和可支付性是患者的核心关切,尤其是治疗结束后的复发风险与潜在医疗负担。根据《2022中国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生存状况白皮书》调研结果,DLBCL患者的医疗自费支出占家庭收入均值的157%,远超于国际公认的灾难性家庭支出标准(40%),其中DLBCL患者平均年医疗支出在31.8万元,复发患者的医疗支出平均则在43.6万元 。
为此,创新药自获批上市到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的速度也在国内持续加快,比如一线新标准治疗的维泊妥珠单抗在纳入了国家医保目录后,大大提升可及性。
淋巴瘤之家创始人顾洪飞表示:“我们欣喜地看到,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正在发挥桥接作用。未来期待无论是医保,还是商业保险或者社商保等创新支付手段,帮助减轻患者的治疗负担,并争取最大的治愈机会。”
浦东跨国企业——罗氏制药在持续加速将创新疗法引入中国的同时,也在携手各界切实提升创新药物的可及性和可支付性。“我们正积极参与国家医保谈判,并全面携手生态圈伙伴,从患者全程管理到多元支付创新模式,展开全方位的探索与实践。”罗氏制药中国肿瘤领域总经理钱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