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上海社会科学院”关注
本文刊载于2025年7月8日《解放日报》第10版:思想周刊/新论
近年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以服务金融强国战略为指引,持续推行金融市场体系能级跃升、制度型开放深化以及实体经济精准赋能,基本形成要素市场完备、开放创新引领、产融协同高效的国际化金融生态。下一步,应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创新拓展金融实践,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第一,深化金融改革,增强金融市场活力和竞争力。
推动科创板高质量发展,强化“硬科技”定位;加快债券市场创新,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完善期货市场体系,增强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的价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丰富金融产品种类,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投资需求;提升定价能力,推动“上海金”“上海油”等价格基准的广泛应用。
第二,强化金融开放,提升全球资源配置效能。
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提升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水平;深化“一带一路”投融资合作,拓展离岸金融业务,提升上海在全球金融资源配置中的能力;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拓展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体系,增强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
第三,优化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完善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加强金融支持,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向绿色领域;推动普惠金融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提升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可得性;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发展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强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吴友,上海社会科学院)
来源:解放日报
制作审核:院党委宣传部
(院科研成果传播办公室)
责任编辑:凌励
扫码关注
上海社会科学院积极响应中央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号召,以构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社会主义新智库为目标,大力实施智库建设和学科发展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重要基地,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坚强阵地,成为国内外学术交流的主要平台,成为具有国内外重要影响力的国家高端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