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房可圆 > 文章详情

微光成炬 | 李崇华:扎根一线勤钻研,破解难题成行家

转自:房可圆 2025-07-08 16:08:35

扎根一线勤钻研

破解难题成行家

从2005年进入仙霞慧生活物业从事水电维修工作以来,李崇华在这一行一干就是二十年。二十年来,从售后公房小区、高档商品房住宅小区到公众物业项目、政府机关办公楼,李崇华都用匠心匠艺和敬业精神,赢得服务对象的一致认可。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啃书充电”,先后取得了水电工高级证书、高压电工证书以及弱电、电梯、水泵维保等方面的操作证书,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行家里手。

2011年,李崇华被授予“2010-2011年度上海市优秀农民工”,2017年被授予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2019年被授予“建交工匠”。2020年被授予“2015-2019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

李崇华劳模工作室

2013年12月,李崇华劳模工作室正式成立。仙霞慧生活物业的维修人员以工作室为平台,研究破解物业管理服务相关的维修难题,并开展业务交流、集中培训、技能比武等活动,不断提升维修技艺和服务水平。

2014年,李崇华与维修骨干们一起,针对物业水泵控制电路零乱、样式繁多且维修费时费力的问题,提出水泵控制电路实行统一化、标准化改革方案,保留控制电路中的必要功能,去除无用功能,优化电路,设计了一种实用的、适合居民住宅使用的水泵控制电路,并对零配件的选用指定品牌,去除杂牌元器件,在提高维保效率的同时显著降低故障率。这一创新也获得上海市物业管理行业“金点子”创新成果入围奖。此外,还有例如电梯电磁阀关闭噪音大、售后公房户内水管老化等问题,他都与团队一同研究,并将一些经验汇总并在企业内传播。

近年来,李崇华带领劳模工作室团队积极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在日常维修养护、安全隐患排查、防汛防台、防寒防冻、社区治理等方面探索创新,及时响应并解决业主居民各类维修需求,不断助力物业管理服务提质增效。

2025年5月,在仙霞慧生活服务的长宁区机关3号院项目,露天下水道井体极易堆积杂物并引发堵塞情况,采用传统人工清理的方式既费时又费力。对此,负责项目工程维修的李崇华立即组织劳模工作室团队展开攻关。

经过初步勘察,窨井盖尺寸相对固定,但下水道口沿边形状不规则,尺寸难以确定。李崇华发现市售塑料挂篮存在易脱落、易损坏的缺陷,不仅影响使用效果,频繁更换更增加了维护成本。经过团队多次论证和试验,最终形成“以钢代塑”解决方案,即通过不锈钢圆孔板代替塑料挂篮铺垫在窨井盖下作为下水道的过滤隔层解决这一问题。不锈钢材质耐腐蚀、寿命长,不仅能大幅降低更换频率,还能精准切割确保圆孔板与井口严丝合缝,从而有效过滤各类垃圾杂物。改造后,项目下水道堵塞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保洁工作更加高效便捷。

从方案设计到实地测量,从材料切割到安装调试,对于每个环节李崇华都一丝不苟,通过反复尝试不断优化解决方案,直到问题最终得以解决。

李崇华从事物业管理水电维修的二十年,是默默付出、爱岗敬业的二十年,也是守正创新、开拓进取的二十年。不论是主动为居民提供自己的手机号码,还是把居民的大小情况写在本子上、记在心里,每一个细节、每一件小事,都是李崇华服务业主居民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不断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生动实践。

资料:长宁房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