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今日闵行 > 文章详情

派出所接到报警电话,“我妈不要我了!”……

转自:今日闵行 2025-07-05 17:03:33

“孩子我管不了了,让他父亲带走!”这一幕发生在七宝派出所的调解室内,初中生小余的母亲面对亲子关系的僵局情绪几近崩溃……

面对校园暴力、亲子矛盾、学业冲突等敏感的涉青少年警情和求助。近年来,闵行公安持续探索警校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党员民警在基层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其中,七宝派出所依托社区少年服务队,实现提前预警、及时干预、闭环回访,成功教育帮扶16深陷困境的青少年。

今年初,七宝派出所通过警校联动机制,发现了一名本区的初一在读学生小余,可能存在家庭关系失和的情况,拥有26年党龄的专管民警刘维平主动介入并了解情况。

小余生活在一个离异家庭,一直与母亲生活。2年前,因为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母亲在与小余争执过程中误伤了孩子。虽受伤不重,母子心里却埋下了之后小余便呈现出暴走的一面,几乎无法正常沟通。获知情况后,校方也采取了教师约谈、心理干预等方法,但收效甚微。5月,小余因琐事再次与母亲发生争执。争吵过程中,母亲扬言不要孩子了、让父亲领走,小余也在惊恐下报警求助,“我妈不要我了!怎么办?”

单亲家庭、母子争执、肢体冲突......母子关系似乎不可调和,然而在民警刘维平看来,小余并非无药可救。在沟通中,他掌握到小余认为母亲过于强势,言语中缺少对他的关爱。

为打开正常的沟通渠道,刘维平一方面避开训诫说教,巧妙以成为真正的男子汉为切入点与小余深入交谈,引导他做事先做人,理解母亲独自抚养的艰辛,学习理性表达诉求;另一方面向小余母亲介绍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倡导以鼓励式教育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一步步促成母子相互表达歉意。

民警刘维平为小余写的“寄语”

在持续引导下,刘维平成为小余愿意倾诉交流的对象,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刘维平还手书了一份《寄语》送给小余,信中希望小余能成为一名阳光靠谱的男子汉小余母亲请老刘签名后,还装裱了起来,并不时向刘维平通报学习情况,老刘也顺理成章成为编外老师,愿意给予补课

小余在作文中表达了对民警刘维平的感谢

教育帮扶工作单靠民警还不够,为持续关注小余日常的学习生活,警方还联动校方、街镇建立线上护苗工作小组,由教师整理汇总小余的在校动态,街镇安排楼组长跟踪情况,全方位关心他在家庭、校园、社会中的表现。在多方努力,母子关系缓和,小余也逐渐恢复了往日的阳光。

挽回一个少年,本质是帮助一个家庭重建沟通的桥梁。刘维平表示,七宝派出所正将预警干预—支持回访的闭环治理模式固化为长效机制,通过整合学校、街镇资源,持续发挥社区少年服务队功能,以红色引擎驱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关注问题少年的思想动态、生活起居,及时为更多如小余般的少年铺就更坚实的成长路基。

供稿:区公安分局

编辑:吴俊艳
初审:高淑婷
复审:方雨斌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