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绿色青浦 > 文章详情

议政厅里来了群青年人,青浦区“走进人大”开展模拟审议活动

转自:绿色青浦 2025-07-04 22:44:06

今天(7月4日)下午,青浦区会议中心议政厅内,气氛庄重而热烈。“请按表决键!表决结束,请工作人员宣读表决结果。”这并非真实的人大常委会会议现场,而是青浦区中学生共产主义学校暨望道班的学生代表们在进行的一场别开生面的模拟审议。围绕《上海市中小学校外实践教育促进规定(草案)》,这群年轻学子亲身体验了人大代表的履职过程,感受着民主决策的脉搏。

7月4日,青浦区“走进人大”模拟审议现场

“我在模拟审议中提出了一条建议:由教育部门牵头联合第三方机构每年开展‘课程质量’‘安全管理’等五项指标评估,连续两年不合格的市级名录场馆启动退出程序”,来自青浦朱家角中学的曹明昊同学兴奋地说,“本次活动深化了我们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解,真正读懂了书本上所说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含义。民主不是抽象的名词,而是需要一代代人接续践行的承诺。”这是青浦区“走进人大”系列活动策划的生动一课,也是去年首次成功举办主题夏令营后的又一次创新尝试。自2019年创建以来,青浦区“走进人大”品牌已走过六年历程,成为播撒制度自信种子、结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果实的重要平台。

沉浸体验:让制度自信的种子悄然发芽

青浦“走进人大”系列活动的核心秘诀就在于变“灌输式”为“体验式”,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过程人民民主等概念跃出书本,让议政厅成为民主大课堂。这种“沉浸式”学习绝非简单的角色扮演。在开展模拟审议活动之前,学生们就走进立法联系点、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站,查看民意征集记录,观摩立法建议整理流程,并参与宣讲活动。

7月4日,青浦区少先队员代表在议政厅进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宣讲视频录制

为进一步提升实践深度,活动还邀请市人大代表进行专题辅导,通过场景化教学,传授撰写审议意见的要领。学生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再以“人大代表”“政府部门负责人”等不同角色准备发言稿。通过精心设计,学生们沉浸于层层递进式的审议过程,让抽象的制度理论变得可触可感,让制度自信的种子在年轻的心田中悄然生根发芽。

7月1日,市人大代表孙军在为即将参与模拟审议的学生作专题辅导

精准滴灌: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入心”更“入行”

“走进人大”活动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定制内容,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于青少年,体验式学习重在培根铸魂;对于与群众联系最紧密的基层干部群体,活动则更侧重实践与运用。当常委会会议涉及垃圾分类、环境保护、教育减负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议题时,“走进人大”活动邀请“小巷总理们”旁听,有效引导他们将人大制度优势与社区治理实践深度融合,更科学地倾听民声、汲取民智、解决民忧,从而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打通基层民主的“毛细血管”。

链接社会:让思政教育结出实践硕果

教师充电,反哺课堂。青浦区“走进人大”活动的构想最初就由一位思政老师提出,去年底,在品牌建设五周年之际,区人大常委会召开“走进人大”亲历者座谈会,李老师也来到现场分享感悟。如今,越来越多的思政老师将鲜活的民主实践案例转化为教学资源,使课堂内容与人大制度有机融合,有效提升课堂的吸引力与学生对相关概念的掌握度。

2024年11月21日,“走进人大”亲历者座谈会在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盈浦街道基层实践站召开

学生参与,学以致用。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将所学所思付诸实践,“走进人大”活动为学生们架起了一座连接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桥梁。在《上海市体育发展条例(草案)》征集意见时,金泽中学的学生们积极参与,提出了“把每学年一次的学校运动会增加到每学期一次”的建议。亲身经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过程,有效提升了青少年的公民意识与素养。

将制度自信的种子播撒在青少年心中,将民主实践的养分输送到基层治理的根系,青浦区将持续深化“走进人大”品牌建设,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增添新的生机与活力。

资料:区人大办

编辑:沈逸清

责任编辑:沈伟群(首席)

终审:贾彦秋

转载请注明来自“绿色青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