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临床一线工作人员医疗安全意识,规范知情同意告知,提高医患沟通能力。作为今年医疗质量月系列活动内容之一,医务处于近日邀请上海市徐汇区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马志刚主任为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了一场题为《医患沟通告知临床应用实务解析》的医疗安全知识培训。全院临床医技科室主任、科室质控员、诊疗组长、医护人员及部分医疗安全相关职能科室员工参加了本次培训会。 培训前,李冬副院长致辞强调医疗安全是医疗质量的核心,加强医疗安全管理,是我们每一位管理者和员工共同的责任。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需求的日益增长,患者维权意识增强,医疗安全形势日趋严峻,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因为告知不规范、沟通不到位引发的医疗纠纷和赔付时有发生,不仅造成经济损失、也对日常工作产生影响,甚至有医务人员受到行政处罚。因此,我们需要从制度建设、人员培训、设备维护、应急处理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医院安全管理水平,严格落实各项医疗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夯实医疗安全底线。 培训中,马志刚紧扣医疗场景中的法律风险点,以“沟通—告知—处置”为主线,结合《民法典》《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医师法》等法律法规,深入剖析了医患沟通与告知的法律依据及要求、常见风险点及典型案例。他重点强调,知情同意书签署、病情告知、治疗方案说明、风险提示等环节必须严格依法依规执行,要着力避免因沟通不足或告知瑕疵导致医疗纠纷。知情同意告知上要知晓“说清楚、写明白、留证据”是规避法律风险的重要原则。他还针对临床实践中常见的沟通难题,如紧急救治时的告知签字及法律要求,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建议。培训中穿插多起真实医疗纠纷案例,通过“情景还原—法律分析—改进建议”的模式,引导医护人员从“旁观者”转变为“思考者”,不仅关注“发生了什么”,更深入剖析“哪里存在疏漏”“如何依法规范操作”?让大家深化理解。 培训结束,医务处李福兴副处长做总结,指出医疗安全事关医院、科室以及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切身利益,希望各临床科室和每一位医护人员,要高度重视医疗安全工作,在日常工作中要规范履行知情同意告知义务,确保医疗行为合法合规,还要重视医患沟通,提高医患沟通本领和技巧,践行“有时是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的人文关怀精神,为患者提供有温度的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图文|信访与接待办公室
编辑|张鹰妮
责任编辑|谢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