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促进铁缺乏及贫血相关疾病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临床对该类疾病的认知,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同济医院承办的 “血液健康多学科高质量发展学术交流项目”于6月30日举行。
▲普通外科胡志前教授、肝胆外科中心谭蔚锋教授共同主持本次交流项目
大会特别邀请到来自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医院麻醉、重症监护医学和疼痛治疗科主任、欧洲麻醉与重症监护学会(ESAIC)前任主席Kai Zacharowski教授和乌尔姆大学医院普通外科和肝胆胰外科主任及教授Nuh Nabi Rahbari 教授进行精彩授课。会议还邀请了来自麻醉科的执行主任刘健慧、重症医学中心主任王胜、输血科副主任(主持工作)丁懿、普通外科的徐楷医师、肝胆外科中心的罗祥基医师、杨木清医师、王华医师、施长鹰医师、冉荣征医师、裴家好医师、李文雅医师共同参与了讨论活动现场学术氛围浓厚,讨论热烈非凡。
会议伊始,德国的Kai Zacharowski教授带来了“从血液健康到患者血液管理(PBM)—现状与未来”的专题讲座。Kai Zacharowski教授详细介绍血液管理对于围术期患者的重要性。
他提到血液健康包括了贫血、失血、凝血,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关注了患者血液管理的理念,它是以患者为中心、基于循证医学的系统性方法,通过诊治贫血来管理患者自体血液,以及最大限度保护患者自体血液,最终改善患者结局,保障患者安全。管理患者的围术期的贫血可以减少医疗费用支出、输血依赖以及减少输血风险和并发症。教授着重介绍了静脉补铁在围手术期患者,特别是缺铁性贫血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及其临床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期待未来携手中国,建立全球PBM网络。
随后,Nuh Nabi Rahbari 教授讲解了“胰腺癌加速康复外科(ERAS)新进展”。除了与中国专家分享了胰腺癌手术的最新的手术方式,他提到了ERAS在胰腺手术中的重要作用,提倡团队合作,集合医院各种科室实施ERAS,做好患者的贫血管理,使患者得到更好的结果。
会议第二部分为多学科专家讨论环节。来自麻醉科、重症医学中心、输血科、普通外科的专家围绕“围手术期 PBM 管理现状与挑战”、“多学科 PBM 模式探讨”、“新一代静脉铁剂在铁缺乏患者管理中的价值”等方面与两位国外教授进行了充分的学术交流与思维碰撞。专家们还就胰腺领域的临床现状、临床困惑以及存在争议的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他们的观点与分析让在座听众深受启发,收获颇丰。
此次“血液健康多学科高质量发展学术交流项目” 的成功举办,为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交流平台,促进了学术思想的交融与碰撞,更为推动铁缺乏及贫血相关疾病的规范化管理、提升临床诊疗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行业内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图文|肝胆外科中心
编辑|张鹰妮
责任编辑|谢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