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运转体系中,上海火车站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每日迎送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旅客,它不仅是城市人流集散的关键节点,更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然而,近期,一则关于上海火车站尿臊味问题的帖子在网络上迅速传播,路过行人、来往旅客纷纷在评论区留言,一时间引发热议。无独有偶,12345市民热线也陆续接到类似投诉,让这座承载着无数人出行记忆的火车站陷入“异味尴尬”。
出租车司机张师傅也无奈地表示:“我们排队等客有时一待就是一两个小时,地下车库、商场虽有厕所,但距离蓄车区较远,实在憋不住时只能在绿化隔离带解决,大家渐渐也就习以为常了。”
经过深入调查,问题的根源逐渐清晰,火车站南广场地下车库入口的出租车蓄车道至上下客衔接段,部分司机的不文明如厕行为形成“破窗”效应,导致异味弥漫。面对这一难题,上海火车站站区综合网格迅速行动,以党建引领“多格合一”治理模式为指引,凝聚多方力量,开启了一场异味治理攻坚战。
在“破题1.0”阶段,网格工作站立即召集城管执法、环卫、地下车库物业管理方、站区综合管理大队相关负责人召开现场会。“我们必须快速响应,先缓解异味问题。”站区城管中队负责人在会上坚定地说。
经过讨论,会后,各方迅速协同出击:
站区城管执法部门增设监控摄像头,加强日常巡逻与专项检查
环卫作业班组将冲洗频次从每日一次提升至三次
车库物业方在车库加强指示引导和秩序维护,为出租车司机到车库如厕提供便利
站区综合管理大队全力维护道路畅通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刺鼻气味得到有效缓解。
但好景不长,集中整治后异味问题再次出现。
“地下车库、旁边的商场、广场上都有厕所,但对于排队司机来说,在蓄车区隐蔽位置就地解决最方便,谁还愿意舍近求远?安装探头存在侵犯隐私的风险,‘人防’也难以完全管控,我们必须从司机的实际需求出发。”网格工作站负责人在攻坚研讨会上说道。
在“攻坚2.0”阶段,网格工作站将问题提交党建联席会议,并启动约请机制,邀请区绿化市容局现场勘查指导。经过多轮协商,决定在南广场地下车库入口坡道处增设移动公共厕所。
“这个方案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出租车司机小李兴奋地说,“现在不用再为找厕所发愁,大家也更愿意维护环境了。”
随着移动公厕的建成使用,异味问题得到显著改善。但是网格工作站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进入“复盘3.0”阶段,将治理经验推广到其他区域。
通过深入调查,发现恒丰路桥下的南1网约车上客点也存在随地便溺问题,且对公厕需求迫切。
工作站迅速行动,不到一个月,一座新的移动公厕便在此处落成。“以前在这里等单,上厕所是个大难题,现在方便多了!”网约车司机陈师傅感慨地说。
这场异味治理行动,
不仅解决了
困扰市民和旅客的环境问题,
更成为站区“多格合一”
网格治理模式的成功实践。
站区综合网格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将原本的“难点”转化为治理“亮点”,收获了广泛好评。“党建引领‘多格合一’的治理模式,让我们能够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治理合力。”站区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立足‘保平安、畅交通、优站容、重宣传’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整合党建资源和工作机制,全力打造党建引领网格治理的‘站区样板’,让上海火车站这一城市窗口持续焕发光彩。”
从异味难题到治理典范,
上海火车站的蜕变,
不仅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生动写照,
更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的有力见证。
未来,这座承载着无数故事的火车站,必将以更加整洁、有序、温馨的面貌,迎接每一位来往的旅客,继续书写属于上海的城市篇章。
记者:陈天艺
编辑:路景斓
封面:图虫创意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